适来偶流辉,倏去还韬灵
出处:《壬午再过西禅超师化去一年追感遂赋庭字》
宋 · 黎廷瑞
昔诣超师院,听雨眠疏棂。
微吟得深警,小瀹开孤醒。
四极何浮浮,织乌飞不停。
重来未三年,杯度已西溟。
巾屦空挂壁,芳草绿满庭。
嘉树亦剪伐,霜干无留青。
人生意何常,孤月行秋冥。
适来偶流辉,倏去还韬灵。
旦暮不足计,惜尔犹典刑。
感慨谁与共,晴檐语风铃。
微吟得深警,小瀹开孤醒。
四极何浮浮,织乌飞不停。
重来未三年,杯度已西溟。
巾屦空挂壁,芳草绿满庭。
嘉树亦剪伐,霜干无留青。
人生意何常,孤月行秋冥。
适来偶流辉,倏去还韬灵。
旦暮不足计,惜尔犹典刑。
感慨谁与共,晴檐语风铃。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黎廷瑞的《壬午再过西禅超师化去一年追感遂赋庭字》,表达了诗人对故去的超师的怀念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感慨。首句“昔诣超师院”回忆往昔拜访超师的情景,接着写在雨声中聆听禅音,内心受到深深触动。“微吟得深警,小瀹开孤醒”两句,通过轻声吟咏和品茗,诗人感到心灵的觉醒和启示。
“四极何浮浮,织乌飞不停”运用自然景象,暗示时光流逝之快,超师已经离开三年,而诗人再次来访,物是人非,只有“杯度已西溟”的寂寥。接下来,诗人描述了庭院的荒凉,曾经的物品空置,芳草蔓生,树木被修剪,只剩霜白的干枝,象征着生命的无常。
“人生意何常,孤月行秋冥”直接表达人生的短暂和无常,月亮的升起落下如同人生的起落,而“适来偶流辉,倏去还韬灵”则进一步强调这种瞬间的璀璨与消失。最后,诗人感叹时光易逝,无人共享感慨,只能在晴天的檐下,与风铃对话,寄托哀思。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洁,通过描绘超师院的变迁和自然景象,寓言人生无常,表达了对超师的怀念和对生命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