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者变为白,白者变为黑
出处:《锦钱馀笑 其十》
宋末元初 · 郑思肖
苍蝇亦奇哉,腹内矢何物。
黑者变为白,白者变为黑。
不换人活眼,何以化流俗。
我来阎浮提,却喜无此术。
黑者变为白,白者变为黑。
不换人活眼,何以化流俗。
我来阎浮提,却喜无此术。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诗人郑思肖所作,名为《锦钱馀笑(其十)》。诗中以苍蝇为喻,探讨了事物本质与表象、变化与不变之间的关系。
“苍蝇亦奇哉,腹内矢何物。” 开篇即以苍蝇的奇特之处发问,引出对内在与外在、本质与现象之间关系的思考。苍蝇腹内的“矢”象征着内在的本质或力量,而“黑者变为白,白者变为黑”则描绘了事物表面变化的无常性,强调了本质不变的重要性。
“不换人活眼,何以化流俗。” 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保持独立思考和坚守本心的重要性。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不被世俗所左右,坚持自我,才能真正洞察事物的本质,避免被表面现象迷惑。
“我来阎浮提,却喜无此术。”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坚守原则的自豪感。他来到这个世间(阎浮提,佛教中指人间),庆幸自己没有学会那些改变事物本质、迎合世俗的手段,体现了他对真理和道德的执着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苍蝇这一形象,巧妙地探讨了内在与外在、本质与现象、坚守与变通之间的辩证关系,展现了诗人深刻的人生哲思和道德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