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知天地间,陵谷有变迁
出处:《怨诗楚调示庞主簿及邓治中》
宋 · 胡宿
我生岂不辰,贫贱亦偶然。
读书饭脱粟,差可乐馀年。
艺麻室南端,种桑屋东偏。
弱妇事纺绩,丁男长力田。
瓶储苟不乏,安用三百廛。
老翁饱食罢,日晏尚高眠。
岂知天地间,陵谷有变迁。
独恨生苦晚,不在羲皇前。
尝闻父老言,醉乡隔烽烟。
安得盈觞酒,时复中圣贤。
读书饭脱粟,差可乐馀年。
艺麻室南端,种桑屋东偏。
弱妇事纺绩,丁男长力田。
瓶储苟不乏,安用三百廛。
老翁饱食罢,日晏尚高眠。
岂知天地间,陵谷有变迁。
独恨生苦晚,不在羲皇前。
尝闻父老言,醉乡隔烽烟。
安得盈觞酒,时复中圣贤。
注释
辰:好时机。贫贱:贫穷和卑微。
脱粟:粗粮。
乐馀年:享受晚年。
艺麻:种植苎麻。
种桑:种桑树。
弱妇:柔弱的妇人。
丁男:强壮的男子。
瓶储:储物瓶。
三百廛:很多财富。
日晏:太阳西沉。
高眠:高枕无忧地睡觉。
苦晚:出生太晚。
羲皇:伏羲。
父老言:父辈讲述。
醉乡:安宁的时代。
盈觞酒:满满一杯酒。
中圣贤:与圣贤同饮共醉。
翻译
我的一生难道不是在好时机吗?贫穷和卑微也是命中注定。读书时只能吃粗粮,但这样也足以让我享受晚年时光。
我在麻室的南边种植苎麻,屋东则种桑树。
柔弱的妇人负责纺织,强壮的男子则专心务农。
只要储物瓶里不缺食物,何需那么多财富呢?
老翁吃饱后,常常直到太阳西沉还在高枕无忧地睡觉。
哪里知道世间会有沧海桑田的变化呢?
只遗憾我出生太晚,未能生活在伏羲的时代。
曾听父辈讲述,那个时代没有战乱,如同醉乡一般安宁。
何时能满满一杯酒,与圣贤同饮共醉。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胡宿所作,名为《怨诗楚调示庞主簿及邓治中》。从内容来看,诗人通过抒发个人的生活感受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表达了自己的不满与怀念。
首句“我生岂不辰”表现了诗人对于自己出生的时机感到无奈,而“贫贱亦偶然”则是承认个人贫穷的地位乃是命运使然。接下来的几句“读书饭脱粟,差可乐馀年。艺麻室南端,种桑屋东偏”,描绘了诗人虽然生活清贫,但仍旧坚持读书和从事农业劳动的平静生活。
“弱妇事纺绩,丁男长力田”则是对家庭成员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生计的一种描述。这里的“弱妇”指的是家中的女性成员,她们在家中进行纺织工作;而“丁男”则是成年男子,他们在外从事农业劳动,以提供家庭所需的粮食。
“瓶储苟不乏,安用三百廛。老翁饱食罢,日晏尚高眠”这几句表达了即便是在贫困中过着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也能享受到简单而纯朴的幸福。
然而,从“岂知天地间,陵谷有变迁”开始,诗人的情感转向对历史变迁的无奈和叹息。他们意识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状况都在不断变化,而个人的命运也是随之波动的。
最后,“独恨生苦晚,不在羲皇前。尝闻父老言,醉乡隔烽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出生太迟,没有能够亲历到更好的时代或见证历史盛世的遗憾。而“安得盈觞酒,时复中圣贤”则是希望能在某种情况下,与古代的圣贤之人一同饮酒,体验他们那样的智慧和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写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深沉的历史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