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随立仗尸刍秣,欲佐悬刁誓枕戈
出处:《咏铁马儿奉和云淙先生用韵》
明 · 陈邦彦
紫塞秋清朔气过,飞腾中夜意如何。
羞随立仗尸刍秣,欲佐悬刁誓枕戈。
驰道自依双阙近,班声遥听八鸾和。
南薰一奏胡尘静,铃阁雍容曳玉珂。
羞随立仗尸刍秣,欲佐悬刁誓枕戈。
驰道自依双阙近,班声遥听八鸾和。
南薰一奏胡尘静,铃阁雍容曳玉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铁马在边塞的雄壮景象与诗人对铁马的深沉情感。首句“紫塞秋清朔气过”,以“紫塞”点明边塞之地,“秋清”渲染出秋日的清爽,而“朔气过”则暗示边塞的寒冷与辽远。接着“飞腾中夜意如何”,将铁马拟人化,夜晚的飞腾不仅展现了铁马的勇猛,也透露出诗人对其命运的关切。
“羞随立仗尸刍秣,欲佐悬刁誓枕戈”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铁马的崇高理想与现实处境的矛盾。铁马不愿像那些供人役使的战马一样,只知吃草饮水,而渴望能像古代勇士那样,为国效力,即使是在梦中也誓言枕戈待旦,随时准备战斗。
“驰道自依双阙近,班声遥听八鸾和”描绘了铁马在宫廷附近驰骋的情景,以及其高昂的气势。驰道旁的宫殿,象征着权力与荣耀,而“班声遥听八鸾和”则展现了铁马行进时的壮观场面,鸾鸟的鸣叫声与队伍的行进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和谐而庄严的氛围。
最后,“南薰一奏胡尘静,铃阁雍容曳玉珂”两句,以“南薰”象征和平之风,预示着铁马的英勇行为能够平息边境的纷争,带来安宁。而“铃阁雍容曳玉珂”则描绘了铁马归来后的场景,铃阁内充满了庄重与优雅,玉珂的轻响象征着胜利与荣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铁马的描绘,展现了边塞的壮丽景色与诗人对国家和平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英勇战士的崇高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