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知渠作计,颇亦似侬无
出处:《留别陈明叔兼属胡仲威五首 其四》
宋 · 赵蕃
我觅祠官俸,君携异县书。
一穷直若此,五字果何如。
底用频看镜,终当老荷锄。
未知渠作计,颇亦似侬无。
一穷直若此,五字果何如。
底用频看镜,终当老荷锄。
未知渠作计,颇亦似侬无。
翻译
我寻找着祠官的微薄俸禄,你带着异地的书信前来。如此贫穷的生活,五个字又能怎样描述?
何必频繁照镜子感叹衰老,毕竟最终还是要靠农耕度日。
不知道他会怎么打算,看来他的境遇也和我差不多。
注释
我:代指诗人自己。觅:寻找。
祠官:古代祭祀官职。
俸:俸禄。
君:对对方的尊称,这里指朋友。
携:携带。
异县:外地。
书:书信。
一穷:极其贫困。
直若此:如此直接地体现出来。
果:究竟。
何如:怎么样。
底用:何必。
频:频繁。
看镜:照镜子。
老荷锄:老了只能扛锄头耕田。
未知:不知道。
渠:他。
作计:打算。
颇亦:也。
似:像。
侬: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留别陈明叔兼属胡仲威五首(其四)》中的第四首。赵蕃以朴素的语言表达了对朋友的离别之情以及对自己生活的感慨。诗中,诗人自述寻找微薄的祠官俸禄,而朋友则带着他在外地的书信,两人都面临着生活的困顿。诗人感叹自己贫穷至此,即使只有五个字(可能指诗歌或文章),也难以改变现状。他自我解嘲地提到频繁照镜子,意识到岁月不饶人,最终只能像农夫一样老去耕田。最后,诗人不确定朋友有何打算,但似乎他们的境遇相似,都面临生活的艰辛。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泊而又无奈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