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塞鸿摇曳向南声,行子迢迢更北征全文

塞鸿摇曳向南声,行子迢迢更北征

明末清初 · 陈恭尹
秋月已向尽,篱花黄几枝。
北风昨夜吹木叶,一一飞度楼南池。
登楼旷望见千里,廓落天围净无滓。
海色为霞树外明,双峰如黛空中起。
龙鳞相比万室开,中有甲第排云雷。
君家尚书明绝学,自堰长江筑钓台。
闻孙复得任公子,手探骊珠来赤水。
再献君门虽未售,南琛何患无知己。
塞鸿摇曳向南声,行子迢迢更北征
居人次第起相饯,青衣十五调鸣筝。
饮君酒,送君行。
中路秦淮雪正霁,到日长安花始明。
长安虽乐未西笑,因忆程生最同调。
风雅曾深海上期,声华早擅中原妙。
别来五载音问稀,芙蓉阙下振朝衣。
凭君为寄长相念,便理云翰追逐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湛用喈在双峰阁晚饮时的情景,以及对友人北上旅途的关切和思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首句“秋月已向尽,篱花黄几枝”以秋月和篱花的凋零暗示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接着,“北风昨夜吹木叶,一一飞度楼南池”通过北风和落叶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景象,同时也预示着友人即将踏上北上的旅程。

“登楼旷望见千里,廓落天围净无滓”表达了诗人站在高楼之上,远眺千里的开阔视野,以及对天空纯净无瑕的赞美,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高洁。接下来,“海色为霞树外明,双峰如黛空中起”则以海霞和双峰的形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寓意着友人的旅程将充满未知与挑战。

“龙鳞相比万室开,中有甲第排云雷”运用比喻手法,将友人家族的繁荣比作龙鳞般排列的房屋,以及如同云雷般的宏伟气势,表达了对友人家族荣耀的赞叹。而“君家尚书明绝学,自堰长江筑钓台”则点明了湛用喈家族的显赫背景和卓越才能,暗示了他北上可能肩负的重要使命。

“闻孙复得任公子,手探骊珠来赤水”引用典故,赞扬湛用喈如同任公子一般,拥有卓越的智慧和勇气,能够探求真理,寻找知识的宝藏。这既是对湛用喈个人能力的肯定,也是对其未来成就的期待。

“再献君门虽未售,南琛何患无知己”表达了诗人对湛用喈才华的坚信,即使未能在君王面前得到赏识,也无需担心没有知音。这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湛用喈的深切关怀。

“塞鸿摇曳向南声,行子迢迢更北征”通过鸿雁南飞的场景,寄托了诗人对友人北上旅途的牵挂和祝福。接下来,“居人次第起相饯,青衣十五调鸣筝”描绘了友人离别时的场景,展现了家人和朋友的深情厚谊。

“饮君酒,送君行”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惜别之情,以及希望友人在旅途中能够平安顺利的愿望。“中路秦淮雪正霁,到日长安花始明”则以秦淮河雪后初晴和长安花开的景象,预示着友人旅途中的美好前景。

最后,“长安虽乐未西笑,因忆程生最同调”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的乐观期待,以及对与程周量之间深厚友谊的怀念。而“风雅曾深海上期,声华早擅中原妙”则回顾了与程周量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共同追求,强调了他们之间的默契与共鸣。“别来五载音问稀,芙蓉阙下振朝衣”则感叹了分别五年以来的音讯稀少,但程周量在朝廷中的地位依然显赫。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也蕴含了对自然、历史、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诗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世界,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