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守方忻再命新,东风疏雨拂行尘
出处:《送舒太博通判眉州》
宋 · 余靖
通守方忻再命新,东风疏雨拂行尘。
封疆远入鱼凫国,岐路正逢蚕市春。
彭岫晓岚迎画隼,锦江晴绿照朱轮。
归期不待更书至,旧有清名在缙绅。
封疆远入鱼凫国,岐路正逢蚕市春。
彭岫晓岚迎画隼,锦江晴绿照朱轮。
归期不待更书至,旧有清名在缙绅。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通守:地方长官。忻:欢喜。
再命:再次任命。
疏雨:稀疏的小雨。
鱼凫国:古代蜀地的别称。
岐路:岔路口,比喻重要的地方。
蚕市:古代以交易蚕丝为主的市场,象征春天的到来。
彭岫:地名,可能指彭州的山。
晓岚:早晨的山岚。
画隼:彩绘的猎鹰。
锦江:成都著名的河流。
朱轮:古代贵族或官员乘坐的红色车轮。
归期:返回的日期。
缙绅:古代士大夫的代称,指有地位的人。
翻译
通守方忻再次受命,春风微雨轻拂行人的尘埃。他管辖的区域深入鱼凫古国,此时正逢蚕市的春天。
彭岫山早晨的雾岚迎接彩绘的猎鹰,锦绣江面晴空下反射出朱色车轮的光芒。
他的归期无需等待书信通知,他早已在士大夫中享有清名。
鉴赏
这首诗描写了送别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表达对离去者深厚的情感和美好祝愿。开篇“通守方忻再命新,东风疏雨拂行尘”两句,设定了一种新鲜而又清新的场景,通过春日的细雨洗净了尘土,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
接着,“封疆远入鱼凫国,岐路正逢蚕市春”两句,则描绘出一幅边塞风光图。诗人借助地名“鱼凫国”、“岐路”、“蚕市”,展现了离别之人的旅途将会远入边疆,时间恰好遇上春日的繁华。
中间两句“彭岫晓岚迎画隼,锦江晴绿照朱轮”则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般的美丽景象。彭岫山在早晨的薄雾中显得神秘而美好,锦江的碧波映照着车轮,给人一种行进中的和谐与宁静。
末了,“归期不待更书至,旧有清名在缙绅”两句,则表达了对离去者归期的急切,以及对于其“清名”的怀念。诗人没有等到归期的消息,又再次写下文字,以此来慰藉自己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生动鲜活的景物描绘,传递了一种淡淡的离愁和对友人的深情寄托。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一篇充满情感色彩的送别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