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是功名难躲避,须知气节要壅培
出处:《乡举鹿鸣劝驾》
宋 · 吴潜
上苑春光已探来,诸公逸驾莫迟回。
点头定有文惊坐,烧尾何妨酒吸杯。
自是功名难躲避,须知气节要壅培。
老夫亲手传衣钵,来岁图经用再开。
点头定有文惊坐,烧尾何妨酒吸杯。
自是功名难躲避,须知气节要壅培。
老夫亲手传衣钵,来岁图经用再开。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上苑:皇家园林。逸驾:官员们的车驾。
迟回:耽误行程。
文惊坐:才华出众让人惊讶。
烧尾:饮酒狂欢。
吸杯:饮酒。
功名:功名利禄。
躲避:逃避。
气节:道德操守。
壅培:培养和坚守。
亲手:亲自。
衣钵:学问或技艺的传承。
来岁:明年。
图经:规划或展望未来。
翻译
皇家园林的春天已经来临,各位官员的车驾不要耽误了行程。点头示意必定有才华让人惊讶,饮酒狂欢又何妨。
要知道功名富贵难以逃避,坚守气节更为重要。
我这个老者亲自传授衣钵,期待来年能再次开启新篇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乡村举人鹿鸣鼓励同僚及时返回仕途的场景。诗中通过对春光、逸驾等意象的运用,表达了对朋友们积极参与科举、追求功名的期望与激励。
“上苑春光已探来”一句,设定了季节背景,春天到来,是万物复苏之时,也隐喻着新的开始和希望。“诸公逸驾莫迟回”则是鹿鸣对朋友们的呼吁,鼓励他们不要错过良机,及时回到仕途中去。
“点头定有文惊坐,烧尾何妨酒吸杯”两句,描绘了科举考试中的紧张氛围。点头指的是考生在答题时的专注神态,文惊坐则是对他们答题速度和水平的赞赏。烧尾可能是指考试结束后燃烧试卷的场景,而酒吸杯则表达了考生们放松心情、庆祝考试结束的心境。
“自是功名难躲避,须知气节要壅培”这两句强调了功名和科举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以及保持高尚品格的必要性。功名在古代中国不仅代表个人的地位和荣誉,也关系到家族和乡里的脸面,因此难以避免。而气节则是指一个读书人应有的正直、坚守原则的品质,需要不断培养。
最后,“老夫亲手传衣钵,来岁图经用再开”表达了鹿鸣本人的决心和对未来的一种期待。衣钵可能象征着学业或事业上的成就,而“来岁图经”则预示着未来的计划和准备。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悠长,不仅展示了古代读书人对于科举的重视,也反映出他们对知识、品格和社会地位之间微妙关系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