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日关城春色早,李陵台畔柳纷纷
出处:《送曹侍郎备兵大同》
清 · 朱彝尊
司农论议朝端重,副相声名辇下闻。
岂意尚烦西顾策,翻教暂领朔方军。
河边远道人千里,天外乡书雁几群。
到日关城春色早,李陵台畔柳纷纷。
岂意尚烦西顾策,翻教暂领朔方军。
河边远道人千里,天外乡书雁几群。
到日关城春色早,李陵台畔柳纷纷。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朱彝尊为送别曹侍郎前往大同备兵而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敬重与祝愿。首句“司农论议朝端重”,赞扬了曹侍郎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和深思熟虑的决策能力。次句“副相声名辇下闻”,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声望,连京城人都能耳熟能详。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曹侍郎被委以重任,需要西行至边疆大同,这表明国家对他寄予厚望。“岂意尚烦西顾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此行的感慨,暗示任务艰巨。接下来,“翻教暂领朔方军”描绘了他将要指挥边防军队的情景。
“河边远道人千里”,写出了曹侍郎即将远离家乡,路途遥远,表达了诗人对他的牵挂。而“天外乡书雁几群”,则通过鸿雁传书的意象,寄托了对朋友的思念和期待通信的音讯。“到日关城春色早”,想象他在大同时春天来得早,希望他能在新的环境中保持乐观。
最后,诗人以“李陵台畔柳纷纷”作结,借李陵台的典故和纷飞的柳絮,寓言友人此去虽环境艰苦,但春天总会如期而至,寓意着希望和未来。整首诗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曹侍郎的敬仰,又饱含了深厚的友情和对远方友人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