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沾残类从归去,莫使华人杂犬戎
出处:《破北虏太和公主归宫阙》
唐 · 许浑
毳幕承秋极断蓬,飘飖一剑黑山空。
匈奴北走荒秦垒,贵主西还盛汉宫。
定是庙谟倾种落,必知边寇畏骁雄。
恩沾残类从归去,莫使华人杂犬戎。
匈奴北走荒秦垒,贵主西还盛汉宫。
定是庙谟倾种落,必知边寇畏骁雄。
恩沾残类从归去,莫使华人杂犬戎。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毳幕:指边境上的简陋帐篷。承秋极:承受着深秋的极限条件。
断蓬:如同被折断的蓬草,形容破败。
飘飖:随风飘动的样子。
一剑:此处指代武力或战斗。
匈奴:古代北方游牧民族。
北走:向北逃跑。
荒秦垒:废弃的秦朝堡垒,代指边疆旧战场。
贵主:尊贵的公主或统治者。
西还:向西返回。
盛汉宫:繁华的汉朝宫殿,代表中原王朝。
庙谟:朝廷的谋略或决策。
倾种落:摧毁敌方部落。
边寇:侵犯边境的敌寇。
畏骁雄:畏惧勇士和英雄。
恩沾:皇恩惠及。
残类:战败的敌人残部。
从归去:允许他们归顺离开。
华人:中原汉族人民。
犬戎: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这里泛指敌人。
翻译
秋天的边境帐篷破败如同断蓬,一剑挥舞黑山之上空旷回响。匈奴向北逃遁荒弃了秦时的壁垒,尊贵的公主西归盛大的汉宫之中。
这一定是朝廷的深谋远虑摧毁了敌人的部落,必定让边疆的敌寇畏惧我军的勇猛。
皇恩浩荡允许残余的敌人归顺离去,切勿让华夏之民混杂于犬戎之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战争的图景,通过对比鲜明的手法,展现了强盛汉室与北方少数民族斗争的情形。首句“毳幕承秋极断蓬”中的“毳幕”指的是军队的帐幕,这里用来象征边塞军营的坚固。“承秋”则意味着深入秋季,战争在寒冷的季节中持续进行。“极断蓬”形容战事的激烈与残酷。
“飘飖一剑黑山空”中的“飘飖”形容剑气如同飘逸的云雾,“一剑”象征武力和决断,“黑山空”则给人一种战争结束后的冷清与荒凉之感。
第三句“匈奴北走荒秦垒”,“匈奴”是古代北方民族的名称,这里指他们被击败后向北撤退。“荒秦垒”则描绘了一种边塞废墟的景象,表明战争对土地造成的毁灭。
“贵主西还盛汉宫”中的“贵主”指的是太和公主,“西还”表示她从边塞回到都城,而“盛汉宫”则突显出汉室的强大与繁荣。
下片由“定是庙谟倾种落”开始,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对于民族融合的担忧。“必知边寇畏骁雄”则展现了军队的英勇与威慑敌人的能力。
最后两句“恩沾残类从归去,莫使华人杂犬戎”,“恩沾”指的是皇恩广被,“残类”可能指战争中幸存的人民。“莫使华人杂犬戎”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保持民族纯洁性和文化认同的强烈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比汉室与北方民族的力量,展现了边塞战争的激烈和国家对民族融合的深思。同时,这也反映出唐代对于边疆政策的考虑,以及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认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