俸馀宜办买山钱,却买端州一砚砖
出处:《买砚》
宋 · 徐似道
俸馀宜办买山钱,却买端州一砚砖。
依旧被渠驱使出,买山之事定何年。
依旧被渠驱使出,买山之事定何年。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俸馀:剩余的俸禄。宜:应当。
买山钱:买山的费用。
却:反而。
端州:古代地名,今广东肇庆一带。
砚砖:砚台。
渠:代指自己。
驱使:使用。
买山之事:买山归隐的事情。
定何年:何时能实现。
翻译
把剩余的俸禄应该用来买山的费用,却买了端州的一块砚台。这块砚台仍然被我使用,而何时才能实现买山归隐的愿望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似道所作的《买砚》。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感慨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首句“俸馀宜办买山钱”表明诗人有一定的经济余裕,希望能用剩余的俸禄购置山林,过上隐居的生活。然而,“却买端州一砚砖”暗示了现实中的无奈,他只能用这笔钱购买一块端砚,这并非他的本意,而是暂时的妥协。
接着,“依旧被渠驱使出”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感觉自己仍然被职务所驱使,无法实现归隐的愿望。最后一句“买山之事定何年”以疑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于何时才能真正实现买山归隐的深深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式地反映了诗人对仕途与理想的矛盾,以及对自由生活的渴望,语言简洁,情感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