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誓墓狎樵渔,脱发飘萧不恋梳
出处:《桐花吟寄太仓家秋士》
清 · 徐燮钧
桐花欲落竹实稀,丹山老凤常苦饥。
纷纷鸡鹜餍粱粟,处堂燕雀乐且嬉。
之子娄塘困蛟蝶,幽忧如山病难蹑。
夜雨鸰原各黯伤,泪绠交沾慰问帖。
太华十丈莲花青,群仙竞草新宫铭。
卢敖招手碧云里,云锁乍辟烟冥冥。
摩竭横飞海风黑,泷吏指称行不得。
未铸燕公地下炉,空啜行甫箧中墨。
我从誓墓狎樵渔,脱发飘萧不恋梳。
闻道故人多壮志,培风六月作鹏图。
纷纷鸡鹜餍粱粟,处堂燕雀乐且嬉。
之子娄塘困蛟蝶,幽忧如山病难蹑。
夜雨鸰原各黯伤,泪绠交沾慰问帖。
太华十丈莲花青,群仙竞草新宫铭。
卢敖招手碧云里,云锁乍辟烟冥冥。
摩竭横飞海风黑,泷吏指称行不得。
未铸燕公地下炉,空啜行甫箧中墨。
我从誓墓狎樵渔,脱发飘萧不恋梳。
闻道故人多壮志,培风六月作鹏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景象,以桐花凋零、竹实稀疏为背景,寓言性地刻画了凤凰(象征高洁之士)因贫困而备受饥饿的困境。诗人将鸡鹜比喻为庸俗之人,满足于平凡的生活,而燕雀则自得其乐,对比鲜明。主人公“之子”身处困境,如同蛟蝶被困,内心忧虑深重,只能在暗夜中独自悲伤。
诗人进一步通过太华山的莲花和群仙修筑宫殿的意象,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以及对卢敖(传说中的仙人)的仰慕。然而,现实中的困难重重,如摩竭鸟在狂风中挣扎,暗示着前进道路的艰难。诗人提到未铸成的宝剑和空余的墨迹,寓言才华未展,理想未能实现。
最后,诗人自我表白,即使生活困顿,仍保持高洁志向,不为世俗所累,期待故人能有壮志,如同六月之鹏展翅高飞。整首诗情感深沉,借景抒怀,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