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少不嫌三径湿,年丰休叹一瓢清
出处:《次韵俞子文南轩雨后》
宋 · 朱长文
农畴已种圃畦青,高卧丘园自放情。
客少不嫌三径湿,年丰休叹一瓢清。
残莺喜向风前啭,病鹤犹能月下鸣。
千载令名如有得,莫愁轩冕老无成。
客少不嫌三径湿,年丰休叹一瓢清。
残莺喜向风前啭,病鹤犹能月下鸣。
千载令名如有得,莫愁轩冕老无成。
注释
农畴:农田。圃畦:菜园。
丘园:山丘田园。
自放情:自由自在。
客少:来访者稀少。
三径湿:小路湿润。
休叹:无需叹息。
一瓢清:一杯清水。
残莺:残存的莺鸟。
病鹤:病弱的鹤。
令名:美好的名声。
轩冕:官位和车服,象征显赫的地位。
无成:功名未就。
翻译
田地已经耕种,菜园子一片翠绿,我悠闲地生活在山丘田园中,尽情享受自由的生活。客人稀少,小路湿润也不觉得厌烦,丰收之年,一杯清水也足以感到满足,无需叹息清贫。
落下的莺鸟高兴地在风前婉转歌唱,病弱的鹤鸟还能在月光下发出声音。
如果能流传千年的美好名声,那么不必担忧年老时功名未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图景。开篇“农畴已种圃畦青”表明春耕已毕,农事渐入佳境,而“高卧丘园自放情”则展示了诗人在自然中自由自在地享受闲适时光。
“客少不嫌三径湿,年丰休叹一瓢清”两句通过对比鲜明地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即便是小巷潮湿,也不觉其烦,只要年成丰硕,再也不必为一点点的收获而感叹。
“残莺喜向风前啭,病鹤犹能月下鸣”则描绘了自然界中生命力与歌唱欲望。即便是残败的花朵也在风前欢快地开放,即使是疾病中的鹤,也还能在月光下发出了声音。
最后,“千载令名如有得,莫愁轩冕老无成”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超脱态度。即便是千百年来流传的美好名声,如同一场梦幻,不必为自己至今未能建树而忧虑。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于功名和世俗成就持平常心态,展现了一种超脱物外、自得其乐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