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都万馀里,明旦别柴扉
出处:《将离郊园留示弟侄》
唐 · 许浑
身贱与心违,秋风生旅衣。
久贫辞国远,多病在家稀。
山暝客初散,树凉人未归。
西都万馀里,明旦别柴扉。
久贫辞国远,多病在家稀。
山暝客初散,树凉人未归。
西都万馀里,明旦别柴扉。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身贱:地位卑微。心违:内心愿望相反。
秋风:秋季的风。
旅衣:旅途中的衣服。
久贫:长期贫穷。
辞国远:离开国都远去。
多病:经常生病。
在家稀:在家的时间少。
山暝:夜幕降临,山色昏暗。
客初散:游人开始散去。
树凉:树下阴凉。
人未归:人们还未回家。
西都:西京(古代指长安)。
万馀里:一万多里(形容距离遥远)。
明旦:明天早晨。
柴扉:简陋的木门。
翻译
地位卑微与内心愿望相悖,秋风吹过使旅途衣裳更显寒意。长久贫困让我远离国都,疾病缠身使我很少在家。
夜幕降临,游人渐渐散去,树荫下的凉意却仍未驱走我的孤独。
西京遥远有万余里之遥,明天早晨我将在简陋的柴门前告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天即将离开家乡时的感慨与孤独。"身贱与心违,秋风生旅衣"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甘和落魄,以及外界给予他的凉薄对待。"久贫辞国远,多病在家稀"则透露出诗人的长期贫困、远离祖国以及频繁的疾病,这些都是他不得不离开的原因。
接下来的"山暝客初散,树凉人未归"生动地描绘了黄昏时分,一天的劳顿即将结束,而旅途中的诗人还未能回家,周围环境给予他的是孤独与冷清。最后一句"西都万馀里,明旦别柴扉"表达了诗人对遥远西都的向往以及次日即将离别家乡的情感。
这首诗通过秋风、旅衣、山暝、树凉等意象,营造了一种萧瑟凄清的氛围,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对远方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古代士人的悲凉命运,以及他们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