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峭社日寒,酩酊且饮酒
出处:《酩酊且饮酒》
宋 · 郑刚中
料峭社日寒,酩酊且饮酒。
中原困干戈,黠虏未授首。
邻邦复蚁聚,伤杀官吏走。
使者部民兵,经月但敛手。
豺狼群小心,伺隙欲嘷吼。
吁嗟一身多,况复家数口。
信如古人言,天地在杯斗。
中原困干戈,黠虏未授首。
邻邦复蚁聚,伤杀官吏走。
使者部民兵,经月但敛手。
豺狼群小心,伺隙欲嘷吼。
吁嗟一身多,况复家数口。
信如古人言,天地在杯斗。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料峭:形容微寒。社日: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
酩酊:大醉的样子。
且:姑且。
干戈:兵器,代指战争。
黠虏:狡猾的敌人。
蚁聚:像蚂蚁一样聚集。
敛手:束手无策。
豺狼:比喻恶人。
嘷吼:咆哮。
一身多:自身困难重重。
数口:家人。
信如:果然如同。
天地在杯斗:人生的悲欢离合尽在杯中。
翻译
春寒料峭中过社日,只能借酒浇愁。中原饱受战乱之苦,狡猾的敌人还未被击败。
邻国又像蚂蚁般聚集,官员们惊慌逃窜。
使者指挥民兵,却长时间无所作为。
凶残的敌人虎视眈眈,等待时机发出威胁。
唉,我一人已够艰难,更何况还有家人。
古人确实说过,世间纷扰尽在杯酒之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时期的社会景象。诗人以“料峭社日寒”开篇,渲染出节日氛围中的寒冷与不安。接着,“酩酊且饮酒”表达了在艰难时局下,人们借酒浇愁,试图暂时忘却忧虑的心理。然而,诗人并未沉浸于酒精,而是清醒地意识到“中原困干戈”,战事频仍,敌虏尚未被制服。
“邻邦复蚁聚”进一步揭示了周边国家趁机蠢蠢欲动的情势,官吏们因战乱而四处逃窜。“使者部民兵,经月但敛手”反映了官员无力组织抵抗,只能消极应对的无奈。诗人对豺狼般的敌人充满警惕,担心他们伺机作乱,家庭和个人都处于极度危险之中。
最后,诗人感慨万分:“吁嗟一身多,况复家数口。”他深感个人和家庭的苦难,认为只有通过饮酒来寻求一丝安慰,这与古人“天地在杯斗”的说法相呼应,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悲观期待。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展现了战乱年代普通百姓的生活苦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