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哀哉死者不可作,薤露忽更招隐词全文

哀哉死者不可作,薤露忽更招隐词

出处:《挽桂山君王伯奇
宋 · 刘宰
桂山山在天台上,秋风吹云列屏障。
山中有客芙蓉裳,日日来看桂丛长。
老我住在京江湄,光芒夜夜占少微。
哀哉死者不可作,薤露忽更招隐词

拼音版原文

guìshānshānzàitiāntáishàngqiūfēngchuīyúnlièpíngzhàng

shānzhōngyǒuróngzhǎngláikànguìcháng

lǎozhùzàijīngjiāngméiguāngmángzhànshǎowēi

āizāizhězuòxiègèngsǎoyǐn

注释

桂山:指代一座山。
天台:古代地名,这里泛指高处。
屏障:像屏风一样。
芙蓉裳:古人的华丽服装,这里形容山中客人的服饰。
桂丛:桂花树丛。
京江:长江下游的别称。
湄:水边,江岸。
少微:古代二十八宿之一,象征小星。
死者:去世的人。
薤露:一种植物,古人常用来比喻短促的人生或死亡。
招隐词:召唤隐士的诗歌,表达对隐居生活的怀念。

翻译

桂山高耸在天台之上,秋风如屏障般吹过云层。
山中住着一位身着芙蓉裳的客人,天天来欣赏盛开的桂花。
我老矣,居住在长江边,夜晚的光芒照亮了那颗名为少微的小星。
可惜逝者无法复生,唯有薤露之歌,唤起对隐逸生活的追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秋天景象,桂花飘香,云层如屏障。山中的客人穿着芙蓉色的衣裳,每日都来欣赏桂林的繁茂之美。诗人自己则居住在京江之滨,每晚都在月光下思索少数事务。最后两句表达了对逝去者无法复返的哀伤,以及生命无常,如同露水般易逝的感慨。这首诗通过桂花这一季节性鲜明的意象,传递出一种淡淡的悲凉和对人生易逝的深刻感悟。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