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违门第秋重老,华发萧萧异别时
出处:《寄李舒州 其一》
宋 · 赵蕃
剩欲寄书兼寄诗,病馀殊觉不能支。
西山南浦风前恨,皖水灊山天外思。
四海旧知宁我识,百年深契舍公谁。
自违门第秋重老,华发萧萧异别时。
西山南浦风前恨,皖水灊山天外思。
四海旧知宁我识,百年深契舍公谁。
自违门第秋重老,华发萧萧异别时。
注释
剩欲:还想。寄书:写信。
病馀:病后。
殊觉:特别感到。
不能支:难以承受。
西山:地名,可能指代远方。
南浦:泛指送别之地。
恨:遗憾。
皖水:地名,流经安徽。
灊山:地名,位于安徽。
天外思:遥远的思念。
四海旧知:遍天下旧相识。
宁我识:有谁能理解我。
百年深契:深厚的友情。
舍公谁:除了你还有谁。
违门第:离开家族。
秋重老:秋天更加增添衰老。
华发:白发。
异别时:与上次分别时不同。
翻译
我想寄信又想寄诗,病后感到力不从心。西山南浦的风中满是遗憾,皖水灊山的思绪飘向天边。
四海之内旧相识,谁能理解我这份深情厚谊?
离家多年,秋天又添白发,与分别时大不相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寄给友人李舒州的一首表达思念和感慨的作品。首句“剩欲寄书兼寄诗”直接表达了诗人想要通过书信和诗歌传达内心的情感,但因病体衰弱,感到力不从心。接下来的“西山南浦风前恨,皖水灊山天外思”描绘了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怀念,将两地的山水化为情感的寄托,展现了诗人对李舒州的思念之情。
“四海旧知宁我识,百年深契舍公谁”强调了与李舒州之间深厚的情谊,暗示即使在茫茫人海中,也只有对方能真正理解自己。最后,“自违门第秋重老,华发萧萧异别时”表达了诗人随着岁月流逝,自己年岁渐长,离别时的场景与现在相比已物是人非,华发斑白,更增添了离别的感伤。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体现了宋诗的婉约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