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便从春后老,海榴只合暑前誇
出处:《题吉水分司月月红一首》
明 · 江源
月月红开如有约,四时颜色染丹砂。
沉香亭北妒妃子,结绮楼中失丽华。
芍药便从春后老,海榴只合暑前誇。
虽然堪赏还堪恶,恐夺霜台石竹花。
沉香亭北妒妃子,结绮楼中失丽华。
芍药便从春后老,海榴只合暑前誇。
虽然堪赏还堪恶,恐夺霜台石竹花。
鉴赏
这首诗以“月月红”为题,描绘了月月红花的美丽与独特之处。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对比手法,将月月红与其他花卉进行比较,展现了其四季不败、颜色鲜艳的特点。
首句“月月红开如有约”,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月月红花以生命,仿佛它与时间有着约定,每月开放,展现出其持续不断的美丽。接着,“四时颜色染丹砂”进一步强调了月月红花在不同季节里都能保持鲜艳如初的特质,如同丹砂般永不褪色。
“沉香亭北妒妃子,结绮楼中失丽华”两句,通过历史典故的引用,将月月红花与古代美女相比较,暗示其美丽非凡,甚至让历史上著名的美女也黯然失色。这里使用了“妒”字,形象地表现了月月红花的出众与独特。
“芍药便从春后老,海榴只合暑前夸”则通过对比,突出了月月红花在四季中的恒久魅力。芍药在春天过后逐渐衰老,而海榴在夏日之前达到最盛,唯有月月红花能够跨越四季,始终保持其独特的美丽。
最后,“虽然堪赏还堪恶,恐夺霜台石竹花”表达了对月月红花的复杂情感。一方面,月月红花的美丽令人赞叹,但另一方面,其过于出众的美也可能带来某种担忧或挑战,比如是否会影响到其他花卉的生存空间或地位。这种微妙的情感变化,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深刻而细腻的感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月月红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之美,也蕴含了对生命、时间、美的深层思考,以及对自然和谐共存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