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云饯之,于洛之滨
出处:《洛水祖王公应诏诗》
魏晋 · 何劭
穆穆圣王,体此慈仁。
友于之至,通于明神。
游宴绸缪,情恋所亲。
薄云饯之,于洛之滨。
嵩崖岩岩,洪流汤汤。
春风动衿,归雁和鸣。
我后飨客,鼓瑟吹笙。
举爵惟别,闻乐伤情。
嘉宴既终,白日西归。
群司告旋,鸾舆整绥。
我皇重离,顿辔骖騑。
临川永叹,酸涕沾颐。
崇恩感物,左右同悲。
友于之至,通于明神。
游宴绸缪,情恋所亲。
薄云饯之,于洛之滨。
嵩崖岩岩,洪流汤汤。
春风动衿,归雁和鸣。
我后飨客,鼓瑟吹笙。
举爵惟别,闻乐伤情。
嘉宴既终,白日西归。
群司告旋,鸾舆整绥。
我皇重离,顿辔骖騑。
临川永叹,酸涕沾颐。
崇恩感物,左右同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圣王在洛水边为先王举行祭祀仪式的场景,充满了庄重与哀思。诗中以“穆穆圣王,体此慈仁”开篇,点明了圣王的仁德与慈爱,接着描述了他与兄弟之间的深厚情感,以及对神灵的敬仰。游宴时的情景,充满了亲情与欢乐,但薄云的出现,象征着即将来临的离别,洛水的波涛与春风、归雁的和鸣,都增添了离别的愁绪。
宴会结束,白日西沉,圣王与宾客们依依惜别,鼓瑟吹笙,举爵相别,乐声中蕴含着深深的悲伤。最后,圣王乘坐的鸾舆缓缓离去,他回望洛水,长叹不已,泪水沾湿了面颊。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圣王对已逝先王的深切怀念与哀悼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感慨与对生命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