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广饶菰米,湘清聚白鸥
出处:《秋日登唫览楼》
明 · 宋登春
远客不宜秋,况登江上楼。
心随胡雁灭,身为楚云留。
汉广饶菰米,湘清聚白鸥。
寒砧何处发,落日动乡愁。
心随胡雁灭,身为楚云留。
汉广饶菰米,湘清聚白鸥。
寒砧何处发,落日动乡愁。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宋登春的《秋日登唫览楼》描绘了秋天登楼远眺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思乡之情。首句“远客不宜秋”表达了游子在秋季的不适感,暗示了季节更迭带来的孤寂和离愁。接着,“况登江上楼”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登上江边高楼,视野开阔,更容易触动羁旅之人的愁绪。
“心随胡雁灭”运用比喻,将心比作随北雁南飞而消逝,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而“身为楚云留”则以楚地的云彩自比,暗示自己滞留异乡,如同被束缚的云无法归去。接下来的两句,通过描绘汉水边的菰米丰饶和湘江中的白鸥聚集,展现了异地的自然景色,但这些美景反而增添了诗人对家乡的怀念。
最后两句“寒砧何处发,落日动乡愁”,通过远方传来的砧声和夕阳西下,勾起了诗人无尽的乡愁。砧声通常与妇人捣衣相联,象征着家的温馨和生活的日常,而落日则常常触发游子对故乡渐行渐远的感慨。整首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