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为怜前夕成虚度,枕藉空庭醉不回全文

为怜前夕成虚度,枕藉空庭醉不回

出处:《又月下口占用韵
明 · 孙传庭
绮席重临玉鉴开,良宵宁厌此徘徊。
桂枝不共黄杨缩,菊令仍分皓魄来。
赋月客应重授简,问天我合更停杯。
为怜前夕成虚度,枕藉空庭醉不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绮丽的宴席上,诗人再次聚集,与友人共享良宵的情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玉鉴”、“桂枝”、“黄杨”、“菊令”和“皓魄”,营造出一种高雅而宁静的氛围。

首联“绮席重临玉鉴开,良宵宁厌此徘徊。”直接点明了聚会的地点和时间,绮丽的宴席再次开启,美好的夜晚让人不愿离去,流连忘返。这里“玉鉴”不仅指宴会的装饰,也象征着纯洁和美好。

颔联“桂枝不共黄杨缩,菊令仍分皓魄来。”通过“桂枝”与“黄杨”的对比,暗示了时光的流转和季节的变化。同时,“菊令”与“皓魄”(月亮)的结合,既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也寓意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颈联“赋月客应重授简,问天我合更停杯。”表达了诗人与宾客们赋诗饮酒的情景,同时也体现了他们对自然和宇宙的思考。“授简”和“停杯”都是古代文人聚会时的常见活动,这里既展现了文人的风雅,也蕴含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尾联“为怜前夕成虚度,枕藉空庭醉不回。”则表达了诗人对前夜未能尽情享受美好时光的遗憾,以及即使醉卧庭院也不愿离开的深情。这句诗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对友谊、对自然的深深眷恋。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宴会场景、自然景观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代文人聚会时的雅致生活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