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泾东畔书台上,行见千年老凤还
出处:《谢赵良伯送竹》
明 · 邵宝
三十八竿真碧玉,湘妃泪点尚斑斑。
冉泾东畔书台上,行见千年老凤还。
冉泾东畔书台上,行见千年老凤还。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邵宝所作,名为《谢赵良伯送竹(其二)》。邵宝以描绘自然景物见长,此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竹子的独特魅力与深邃寓意。
“三十八竿真碧玉”,开篇即以“三十八竿”形容竹林之茂盛,将竹子比作碧绿的玉石,不仅凸显了竹子的翠绿色泽,也赋予了其珍贵与高洁的形象。这句诗仿佛让人置身于一片碧波荡漾的竹海之中,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湘妃泪点尚斑斑”,进一步描绘了竹子上的斑点,这些斑点仿佛是古代湘妃的眼泪,增添了竹子的神秘与哀愁之美。湘妃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人物,她的故事常常与泪水和哀伤相关联,此处借以表达竹子历经岁月沧桑后的痕迹,既有时间的沉淀,也有情感的印记。
“冉泾东畔书台上,行见千年老凤还。”最后两句诗,将视角转向了竹林旁的一处书台,似乎在暗示竹子与文人雅士之间的联系。这里提到的“老凤”,可能象征着智慧与高远的精神追求,它与竹子一同见证了时间的流逝,也预示着知识与文化的传承。整个画面充满了静谧而深远的意境,让人感受到竹子不仅是自然界的美好存在,更是文化与精神的载体。
综上所述,邵宝的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生动描绘,不仅展现了竹子本身的美丽与坚韧,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意蕴和哲学思考,是一首富有诗意与哲理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