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黑四山隐,江平一舟駾
出处:《湘江晚行作》
清 · 邓辅纶
气苍霭余润,昏凝暧已晦。
明景匿霞曜,孤光得萤熊。
练色远如界,秋影倒将坠。
月黑四山隐,江平一舟駾。
语寂觉浪喧,墙欹知风汇。
乘流妙低昂,瞻衡失向背。
行泊苟任天,去来复何碍。
明景匿霞曜,孤光得萤熊。
练色远如界,秋影倒将坠。
月黑四山隐,江平一舟駾。
语寂觉浪喧,墙欹知风汇。
乘流妙低昂,瞻衡失向背。
行泊苟任天,去来复何碍。
鉴赏
这首清代邓辅纶的《湘江晚行作》描绘了湘江傍晚的宁静与壮丽景色。首句“气苍霭余润”展现了江面上空浓厚的雾气带着湿润的气息,黄昏时分,天色变得昏暗而朦胧。接着,“明景匿霞曜,孤光得萤熊”写明月被云霞遮掩,唯有微弱的萤火虫之光照亮了江面,形成独特的景象。
“练色远如界,秋影倒将坠”运用比喻,形容远处的江面颜色如白练般清晰,秋天的倒影仿佛要落入水中。接下来,“月黑四山隐,江平一舟駾”描绘了月色下沉,四周山峦在黑暗中消失,江面平静,小舟轻盈地滑行。
“语寂觉浪喧,墙欹知风汇”通过听觉和触感的变化,写出夜晚的寂静,只有浪声显得格外响亮,同时墙垣倾斜显示出风力的汇聚。最后两句,“乘流妙低昂,瞻衡失向背”,诗人随波逐流,感受着起伏不定的旅程,不再执着于方向,任由自然引导。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湘江晚景,寓情于景,表现出诗人顺应自然、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