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长安未必胜江湖,盖世功名徯大儒全文

长安未必胜江湖,盖世功名徯大儒

长安未必胜江湖,盖世功名徯大儒
三事更应登密令,一廛我欲伴樵夫。

注释

长安:古代都城,这里指唐朝的长安。
江湖:泛指民间或自由自在的生活环境。
盖世功名:极大的名声或成就。
徯:期待,盼望。
大儒:学问渊博的大师级人物。
三事:古代官职的总称,通常指宰相的政务、军事和监察三项职责。
登密令:晋升到高级机要职务。
一廛:一户人家,这里指隐居生活。
樵夫:打柴的人,象征隐居生活。

翻译

长安未必就比得过江湖,显赫的功名还是要靠大儒来实现。
在官职上我希望能晋升到重要的职位,而我更想隐居乡间,与樵夫为伴。

鉴赏

这是一首宋代诗人刘宰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功名与世间名利的看法以及他个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开篇“长安未必胜江湖”,诗人通过对比长安(当时的都城)与自然景物江湖,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思想,认为城市的繁华不一定能比得上大自然的美好。

接着“盖世功名徯大儒”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功名的淡泊态度。这里的“徯”字有羞涩、不如意之意,而“大儒”通常指的是学识渊博的人物。诗人似乎在说,即便是那些德高望重的大儒,面对功名也感到有些羞涩,不以为然。

第三句“三事更应登密令”,这里的“三事”可能指的是某些具体的事情或任务,而“密令”则意味着秘密的命令或安排。诗人可能是在表达一种遵从天命或自然法则的态度,认为有些事情应该按照自然的规律去进行,不必过多干预。

最后一句“我欲伴樵夫”,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像樵夫一样隐居山林,与大自然为伍的愿望。樵夫通常是指那些深入山林砍柴供暖的人,他们与世隔绝,生活简单。这一愿望体现了诗人对于清静淡泊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利禄的超然。

总体来说,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高洁,以及他对于自然、隐居生活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