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问焉功德,银黄游故乡
草生季伦谷,花出莫愁坊。
断云发山色,轻风漾水光。
楼前戏马地,树下斗鸡场。
白头自为侣,绿酒亦满觞。
潘园观种植,谢墅阅池塘。
至闲似隐逸,过老不悲伤。
相问焉功德,银黄游故乡。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帝城:京城。宜:适宜。
游人:游子。
季伦谷:古代富豪的居所。
莫愁坊:以美女莫愁命名的地方。
断云:破碎的云朵。
山色:山的景色。
戏马地:供马匹玩耍的地方。
斗鸡场:斗鸡的场地。
白头:指老人。
绿酒:绿色的酒, 可能指美酒。
潘园:古代园林。
谢墅:谢家的别墅。
至闲:极其悠闲。
隐逸:隐士。
过老:度过老年。
悲伤:忧伤。
焉:哪里。
功德:德行和功绩。
银黄:形容乡愁的颜色。
翻译
京城的春天适宜游人,游兴浓厚。草木茂盛在季伦谷,莫愁坊的花朵盛开。
山色在断云中若隐若现,微风轻拂水面泛起波光。
楼前有供马儿嬉戏的空地,树下则是斗鸡的场所。
白发之人自得其乐,杯中绿酒也斟满。
潘家园观赏种植的花草,谢家别墅欣赏池塘。
如此悠闲如同隐士,尽管年老却不感伤。
相互询问彼此的德行和功绩,银黄的乡愁在心中游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洛阳城景。开篇“帝城宜春入,游人喜意长”即设定了整个诗歌的喜悦氛围,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春天的喜爱和期待。
在第二句“草生季伦谷,花出莫愁坊”,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洛阳城中春意盎然的情景。这里的“季伦谷”和“莫愁坊”很可能是洛阳特有的地名,增添了一份地域特色。
接下来的“断云发山色,轻风漾水光”,则将视角转向更广阔的自然美景,表现了春天山川间云彩变幻和水面波光荡漾的情趣。这里的“断云”和“轻风”都烘托出了一种淡雅、宁静的氛围。
而“楼前戏马地,树下斗鸡场”,则描绘了人间生活中的欢快景象,再现了春日人们嬉戏玩乐的情形。这两句通过对比鲜明的手法,突出了春天活力四射的一面。
“白头自为侣,绿酒亦满觞”一句,则转向个人情感的抒发。诗人以白发比喻自己年迈,仍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参与,通过饮酒来享受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
“潘园观种植,谢墅阅池塘”两句,继续描绘了洛阳城中春日游赏的情景。这里提到的“潘园”、“谢墅”等地名,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也反映出当时人们对园林生活的向往。
“至闲似隐逸,过老不悲伤”则是全诗情感的高潮。这两句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安享晚年的哲学态度,展示了诗人面对生命流逝时的从容与泰然。
最后,“相问焉功德,银黄游故乡”一句,则是对过去美好记忆的追述和怀念。诗人通过“相问”的动作,传达了一种对往昔岁月的温馨回忆,以及对家乡深厚的情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洛阳城春日的繁华与生机,也透露出了诗人自身对于生命、自然和情感的深刻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