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土惊心屯戍卒,何人赤手治污莱
出处:《次韵和庄君翔声近作四首 其四》
清末民国初 · 祝廷华
匡时谁是栋梁材,济变乘机策救灾。
率土惊心屯戍卒,何人赤手治污莱。
不堪万骨枯烽火,最苦群生祗妇孩。
旧地重游君痛否,诗成憾未把书裁。
率土惊心屯戍卒,何人赤手治污莱。
不堪万骨枯烽火,最苦群生祗妇孩。
旧地重游君痛否,诗成憾未把书裁。
鉴赏
这首诗《次韵和庄君翔声近作四首(其四)》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祝廷华所作,通过深沉的笔触,展现了对国家时局的忧虑与对人民疾苦的关注。
首句“匡时谁是栋梁材”,以问句形式开篇,表达了对当前时代缺乏能担当大任之人的感慨,暗含了对国家未来的担忧。接着,“济变乘机策救灾”一句,点明了诗人在面对社会变革与危机时,希望有人能够把握时机,采取有效措施来救助苦难中的民众。
“率土惊心屯戍卒,何人赤手治污莱”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战争与贫困给广大士兵和平民带来的深重苦难,同时也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在这样的困境中,又有谁能挺身而出,以一己之力解决这些社会问题?
“不堪万骨枯烽火,最苦群生祗妇孩”则将视角聚焦于战争的残酷与对无辜妇孺的特别伤害,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罪行的强烈谴责以及对弱势群体深切的同情。
最后,“旧地重游君痛否,诗成憾未把书裁”两句,诗人以假设的对话形式,询问读者是否也为过去的景象感到痛心,并表达了自己在完成诗歌创作后仍感遗憾,未能通过文字全面传达内心的悲愤与呼吁。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忧虑与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关怀,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