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梦孤舟里,乡山积水东
出处:《送朴处士归新罗》
唐 · 顾非熊
少年离本国,今去已成翁。
客梦孤舟里,乡山积水东。
鳌沈崩巨岸,龙斗出遥空。
学得中华语,将归谁与同。
客梦孤舟里,乡山积水东。
鳌沈崩巨岸,龙斗出遥空。
学得中华语,将归谁与同。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少年:年轻的。离:离开。
本国:自己的国家。
今去:如今已经。
已成翁:成为老人。
客梦:异国的梦。
孤舟:独自的船。
乡山:家乡的山河。
积水:水面。
东:东方。
鳌沈:海龟沉入。
崩巨岸:摧毁巨大的海岸。
龙斗:龙争斗。
遥空:遥远的天空。
学得:学会。
中华语:中国的语言。
将归:将要回去。
谁与同:与谁分享。
翻译
年轻的他离开自己的国家,如今已是老翁。在异国的孤舟中做着故乡的梦,家乡的山河映在东边的积水之上。
巨大的海龟沉入海底,远方的天空中仿佛有龙在争斗。
虽然学会了中国的语言,但他不知道回国后还能与谁共享这份知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长久漂泊在外的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中华文化的渴望。诗人以精炼的笔触勾勒出一种离愁别绪的情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少年离本国,今去已成翁。”两句点明了时间的流逝和个人的变化,从青春时期离开家乡到现在已经白发满头,但这种变化并没有减轻对故土的思念。
“客梦孤舟里,乡山积水东。”这两句通过梦境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山水的无限眷恋。即使在异国他乡,心中仍旧是那熟悉的山川,水的流向似乎也带有对故乡的向往。
“鳌沈崩巨岸,龙斗出遥空。”这一联用了强烈的动态和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界的壮观景象,也隐含着诗人内心的不平与抗争。
最后,“学得中华语, 将归谁与同。”则表达了诗人对中华文化的深厚情感和渴望。在异国他乡学习并掌握了中华语言,但最终的归属仍旧是希望能够与同胞共享这份文化遗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和文化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