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写哀思传挽者,身今戎服不能诗
出处:《挽黄岩赵郎中二首 其二》
宋 · 刘克庄
青衫昔作督邮时,赏鉴除公更有谁。
勘狱不嫌人守法,撰文常对众称奇。
筑台虚辱生前意,穿冢难酬地下知。
欲写哀思传挽者,身今戎服不能诗。
勘狱不嫌人守法,撰文常对众称奇。
筑台虚辱生前意,穿冢难酬地下知。
欲写哀思传挽者,身今戎服不能诗。
注释
青衫:古代官职低微者的服装。督邮:古代地方官员,负责传达上级命令和监督地方事务。
赏鉴:赞赏和鉴赏。
除公:仅限于公事。
勘狱:审理案件。
守法:遵守法律。
撰文:撰写文章。
称奇:被称赞为奇特。
筑台:建造亭台。
虚辱:徒然的遗憾。
生前意:生前的愿望。
穿冢:穿过坟墓。
地下知:地下的人,指去世的人。
挽者:吊唁或悼念的人。
戎服:军装。
翻译
昔日我穿着青衫担任督邮之时,除了公正的公务,还有谁能欣赏我的才华。审理案件我不怕遵循法律,撰写文章常常被众人称赞为奇特。
建造的亭台空留遗憾,未能实现生前的心愿,穿过坟墓也无法向地下知己表达歉意。
想写下哀思传递给后人,如今身着军装,却无法再写出诗篇。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深情和怀念之情的诗句,它展现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回忆和对故人的哀思。开篇“青衫昔作督邮时,赏鉴除公更有谁”两句,诗人穿越时空,回想起过去在官府中担任督邮一职的情形,那时候只有公正无私的赏鉴能与之相匹配,体现了诗人对品德高尚者的敬仰。
接着,“勘狱不嫌人守法,撰文常对众称奇”两句,描绘了诗人在司法工作中公正严明,不因私情而有所偏颇,同时其文学才能也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赞誉。这里勘狱指的是审理案件,撰文则是指写作文章。
“筑台虚辱生前意,穿冢难酬地下知”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一些行为或许有所悔恨,如筑台之举可能是为了彰显自己的功绩,但这在死后也无法得到地下已故去者的认可。这里的“虚辱生前意”和“难酬地下知”都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哀伤。
最后,“欲写哀思传挽者,身今戎服不能诗”一句,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抒发对逝去之人的哀思,但现实中身着戎装,不再能像过去那样轻松地挥洒文字。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悲凉,也暗示了时代的变迁和个人的无常。
整首诗通过回忆与怀念,表现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对逝去之人的深切哀思。同时,它也透露出诗人对于无法再创作文学作品的遗憾,反映出个人命运与历史变迁之间的矛盾和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