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初弄藕丝牵欲断,又惊机素剪仍残全文

初弄藕丝牵欲断,又惊机素剪仍残

出处:《始见二毛
唐 · 鲍溶
玄发迎忧光色阑,衰华因镜强相看。
百川赴海返潮易,一叶报秋归树难。
初弄藕丝牵欲断,又惊机素剪仍残
颜生岂是光阴晚,余亦何人不自宽。

拼音版原文

xuányíngyōuguānglánshuāihuáyīnjìngqiángxiāngkàn
bǎichuānhǎifǎncháo

bàoqiūguīshùnán
chūnòngǒuqiānduànyòujīngjiǎnréngcán

yánshēngshìguāngyīnwǎnrénkuān

注释

玄发:指黑色的头发,象征年轻的岁月。
阑:形容光线暗淡。
赴海:比喻人生的历程或目标。
颜生:指青春年华。

翻译

满头黑发映照着忧愁的光芒,岁月已老,对着镜子勉强审视自己。
如同百川最终流向大海,潮水会回流,但一片落叶回归树枝却不易。
初次尝试解开莲藕的细丝,却几乎要断开,又惊讶于白布上裁剪的图案依然残缺。
青春并未因时光流逝而迟到,又有谁不是在自我宽慰中度过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衰老的感慨与无奈。"玄发迎忧光色阑,衰华因镜强相看"表达了诗人在暮年之际,对着镜中花白如雪的头发,不禁陷入深深的忧虑之中。这里的“玄发”指的是黑色的头发变成了白发,而“光色阑”则是说时间流逝得太快,已经到了夕阳西下的时候了。

"百川赴海返潮易,一叶报秋归树难"则通过自然景象来比喻人生。百川之水汇入大海,潮汐的更迭自如,但一片落叶却难以回到它原来的枝头。这两句诗强调了时间不可能倒流,生命不能回返的悲哀。

"初弄藕丝牵欲断, 又惊机素剪仍残"中,“藕丝”象征着年华,如同细丝一样脆弱,而“机素剪”则是指命运无情的剪刀。诗人感慨于时光易逝,生命如同被剪断的线索。

最后两句"颜生岂是光阴晚,余亦何人不自宽"表达了诗人面对自己的衰老,虽然心中有所不甘,但最终只能选择接受。"颜生"指的是年轻时的容貌已经不再,而“岂是”则表示一种无奈和疑问。"余亦何人"则是自问自答,表明自己也是一个普通的人,也无法逃脱时间的摧残。"不自宽"则是说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选择宽慰自己。

整首诗通过对衰老的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生命消逝时的无力感与哀伤之情。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