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史貌予殊不似,清臞安得耳如聃
出处:《用厚后弟强甫韵 其三》
宋 · 刘克庄
了无杰句似平庵,谩有高年企渭南。
铁汉堂堂才望八,铜人嘿嘿久缄三。
曾传鸿宝枕中诀,厌听狙丘稷下谈。
画史貌予殊不似,清臞安得耳如聃。
铁汉堂堂才望八,铜人嘿嘿久缄三。
曾传鸿宝枕中诀,厌听狙丘稷下谈。
画史貌予殊不似,清臞安得耳如聃。
注释
似平庵:指平庵的作品。谩有:徒然拥有。
企渭南:期待渭南的才华。
铁汉堂堂:形容威猛的样子。
才望八:年纪轻轻就有威望。
嘿嘿:沉默的样子。
缄三:保持低调。
鸿宝枕中诀:珍贵的秘籍。
狙丘稷下谈:稷下的闲聊或辩论。
貌予殊不似:画像与本人相差很大。
清臞:清瘦。
耳如聃:像老子那样超凡。
翻译
没有一句出色如平庵的作品,徒然年迈的我期待着渭南的风华。他像铁汉般威猛,年纪轻轻已有八分威望,却像铜人般沉默寡言,长久以来保持低调。
他曾传承珍贵的秘籍,对那些闲聊不屑一顾,厌倦了稷下的辩论风气。
画像上的我与现实相差甚远,清瘦的外表怎及得上老子的超凡风采。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刘克庄的作品,从内容来看,诗人在表达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全诗采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寓意,通过各种比喻和联想,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首句“了无杰句似平庵”中的“了无杰句”,可能是指友人的诗作,形容其如同古代名将平庵之才,而“似”字则表明这只是一种比喻。紧接着,“谩有高年企渭南”中,“高年”可能暗指诗人本身,或者是对友人高寿的期望,“企渭南”则是形容心向往之地,渭南在古代常作为隐居之所。
接下来的“铁汉堂堂才望八,铜人嘿嘿久缄三”可能是在赞美诗人的友人,他们的才华如同坚不可摧的铁汉堂,而“铜人”则是形容其坚固不屈。数字“八”和“三”在这里很可能是象征意义,表达对友人的深厚情感。
“曾传鸿宝枕中诀,厌听狙丘稷下谈”中,“鸿宝”可能是指珍贵的书籍或知识,而“枕中诀”则是隐喻诗人夜以继日地学习和思考。后半句中的“狙丘稷下谈”,形容友人的学识渊博,如同古代圣贤在稷下讨论学问。
最后,“画史貌予殊不似,清臞安得耳如聃”中,“画史”可能是指历史的记录者,而“貌予殊不似”则表明诗人自认为与他人的评价相去甚远。后半句中的“清臞”,形容心境的宁静和平淡,最后“安得耳如聃”则是在表达一种超脱世俗、达到内心平和的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才华的赞美,以及对知识和学问的追求,表现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外界评价的淡然和自我认知的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