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借风便,一举凌苍苍
出处:《赠益府群官》
唐 · 卢照邻
一鸟自北燕,飞来向西蜀。
单栖剑门上,独舞岷山足。
昂藏多古貌,哀怨有新曲。
群凤从之游,问之何所欲?荅言寒乡子,飘飖万馀里。
不息恶木枝,不饮盗泉水。
常思稻粱遇,愿栖梧桐树。
智者不我邀,愚夫余不顾。
所以成独立,耿耿岁云暮。
日夕苦风霜,思归赴洛阳。
羽翮毛衣短,关山道路长。
明月流客思,白云迷故乡。
谁能借风便,一举凌苍苍。
单栖剑门上,独舞岷山足。
昂藏多古貌,哀怨有新曲。
群凤从之游,问之何所欲?荅言寒乡子,飘飖万馀里。
不息恶木枝,不饮盗泉水。
常思稻粱遇,愿栖梧桐树。
智者不我邀,愚夫余不顾。
所以成独立,耿耿岁云暮。
日夕苦风霜,思归赴洛阳。
羽翮毛衣短,关山道路长。
明月流客思,白云迷故乡。
谁能借风便,一举凌苍苍。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北燕:古代燕国的北部,这里指遥远的北方。西蜀:指四川地区。
剑门:四川的一座险要关口。
岷山:位于四川省的山脉。
昂藏:形容姿态高傲。
古貌:古老的面貌,这里指鸟儿的沧桑。
哀怨:悲伤和怨恨的情绪。
群凤:比喻其他有才华或地位的人。
寒乡子:来自寒冷边远地方的人,指诗中的鸟儿。
恶木枝:不好的栖息之地。
盗泉水:古时认为饮此水表示接受不义之财。
稻粱:粮食,这里指安定的生活环境。
梧桐树:古人认为凤凰喜欢栖息在梧桐树上,象征高贵。
智者:聪明人,有识之士。
愚夫:愚蠢的人。
耿耿:忧虑不安的样子。
洛阳:古都,诗人可能的故乡或向往之地。
羽翮:羽毛,这里指鸟的翅膀。
关山:关隘和山脉,代指长途旅行的艰难。
流客思:游子的思念之情。
白云迷故乡:以白云象征迷茫,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凌苍苍:飞越广阔的天空,这里指远行或回归故乡的意愿。
翻译
一只鸟儿从北燕飞来,向西飞往蜀地。它独自栖息在剑门山上,独自在岷山脚下起舞。
它姿态高傲,面貌古老,鸣声中带着哀怨的新曲。
众多的凤凰跟随它,询问它有何所求。
它回答说自己是来自寒冷之地的旅者,漂泊了万里。
不歇息在恶木的枝头,不饮用盗泉的水。
常常渴望遇到稻粱的滋养,希望能栖息在梧桐树上。
智慧的人不邀请我,愚笨的人我不屑一顾。
因此我孤独无依,一年将尽,心中满是忧郁。
日夜忍受风霜的折磨,渴望回到洛阳的家乡。
羽毛因长途飞行而缩短,关山的道路却漫长无边。
明亮的月亮勾起游子的思绪,白云使我迷失了故乡的方向。
谁能借我一阵顺风,让我一举飞越苍茫的天空。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只从遥远的北方燕地飞往西蜀的孤独之鸟,它在剑门之上独自舞动,似乎在表达一种哀怨的情怀。群凤随它游历,但鸟儿却有自己的志向,不愿被普通之物所羁绊,如恶木枝和盗泉水。诗中的“常思稻粱遇,愿栖梧桐树”表明了它对于平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智者不予理睬、愚夫不予顾忌的独立态度。
随着岁月流转,夜幕降临,鸟儿在风霜中思念家乡洛阳,但羽翼未能长久,关山道路遥远。明月引发客子之思,而白云则让人迷失方向,思念故乡。此诗最后表达了对自由飞翔、借助风势一举高飞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鸟儿的形象和它的行动,抒写了作者对于自由、独立和归属感的深刻情感,以及面对现实束缚时那份无奈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