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长虽解缧绁,无由得见东周
唐 · 柳宗元
一生判却归休,谓著南冠到头。
冶长虽解缧绁,无由得见东周。
冶长虽解缧绁,无由得见东周。
注释
一生:终身。判却:决定。
归休:归隐。
谓著:即使。
南冠:囚徒之冠,代指囚犯。
到头:最终。
冶长:春秋时期楚国贤人,曾被囚禁。
虽:虽然。
解:解脱。
缧绁:捆绑犯人的绳索,借指囚禁。
无由:没有机会。
得见:见到。
东周:指东周时期,历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
翻译
决定此生归隐,即使身戴囚徒之冠。虽然冶长懂得解脱束缚,但无缘再见东周盛世。
鉴赏
这两句诗是柳宗元在《奉酬杨侍郎丈因送八叔拾遗戏赠诏追南来诸宾二首(其二)》中的一部分。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沉的哀伤和对往昔岁月的无限留恋。
"一生判却归休,谓著南冠到头。"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一生的评价和总结,以及对未来生活状态的一种预期。在这里,“判”字有判决、定夺之意,显示出一种宿命的无奈;“归休”则是退隐的意味,体现了诗人对尘世纷争的厌倦与超脱。而“谓著南冠到头”则是说诗人渴望戴上象征着自由和纯净的南冠,一直到生命的终结。这里的“南冠”,既有地理上的指向,也隐喻着一种精神状态。
"冶长虽解缧绁," 这里,“冶长”一词颇为独特,它通常用来形容物体或事物的柔软和细长,而在这里被用于比喻诗人的心绪或情感。"解缧绁"则是说纠结和束缚得到了解脱。
"无由得见东周。"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文化传承的眷恋与渴望,但却又感到无法亲临其境。“东周”在这里不仅是地理上的一个方向,更是文化和精神的象征,是诗人心目中美好而遥不可及的地方。
柳宗元这两句诗,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历史感怀与个人的情感纠葛,同时也透露着一种超然物外的哲学思考。通过对自然和个人命运的深刻体悟,诗人在这里展现了自己对于生命、自由以及文化传承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