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便欲问津从桀溺,当时折槛愧朱云全文

便欲问津从桀溺,当时折槛愧朱云

出处:《谢吕友善见和
宋 · 邓肃
扶筇西去谩寻春,独学无人沐且熏。
便欲问津从桀溺,当时折槛愧朱云
阴霾满目凭谁扫,芳草连空未易耘。
家学定须兴尚父,威声一振九夷闻。

拼音版原文

qióng西mànxúnchūnxuérénqiěxūn

便biànwènjīncóngjiédāngshízhékǎnkuìzhūyún

yīnmáimǎnpíngshuísǎofāngcǎoliánkōngwèiyún

jiāxuédìngxīngshàngwēishēngzhènjiǔwén

注释

筇:竹杖。
谩:徒然,无意义地。
桀溺:古代隐士,此处象征不随流俗的人。
朱云:汉代官员,以直言敢谏著称。
阴霾:比喻困难或阴暗的形势。
尚父:周文王的父亲,后用来指有威望的长辈或导师。

翻译

拄着竹杖向西走去,徒然寻找春天,独自学习无人陪伴,只能自我熏陶。
我想要像桀溺那样寻求真理,却感到惭愧,因为想起当年朱云直言进谏的壮举。
眼前乌云密布,谁能扫除这阴霾?茂盛的草地连绵不断,却难以耕耘。
家庭教育必须要有尚父般的振兴精神,一旦威望树立,天下异族都会闻名而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邓肃的作品,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怀念,以及对家庭教育和学问传承的重视。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独自寻春、学习无人可询的孤独感,同时也透露出对过去智者如桀、管之辈的向往。

“扶筇西去谩寻春”一句中,“扶筇”指的是拄着手杖,表明诗人的行动有些许不便,但依旧坚持着去寻找逝去的春天。这里的“寻春”有寻求美好事物、向往过去之意。

“独学无人沐且熏”则显示了诗人在学习上的孤独感,无法找到可以交流思想的人。"沐"和"熏"都是古代的一种祭祀仪式,但这里用来比喻诗人的自我修养和精神世界的丰富。

“便欲问津从桀溺,当时折槛愧朱云”中,“桀溺”指的是古代的圣贤,诗人希望向他们学习。"折槛"则是比喻要超越常人的见识和智慧,而“朱云”可能代表着高洁和远大的理想。

“阴霾满目凭谁扫,芳草连空未易耘”一句中,“阴霾满目”形容视野被乌云笼罩,暗示诗人心中的迷茫与困惑。"芳草连空"则是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但“未易耘”表明这些都是不容易达到的。

最后,“家学定须兴尚父,威声一振九夷闻”强调了家风学问的重要性,以及父亲的教诲如同威严的声音,能够传递给远方的人。"九夷"在古代指的是边疆地区的部族,这里用来形容声音的远达。

总体而言,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朋友、学问和家庭教育的重视,以及个人的修养与追求美好的渴望。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