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笛声已凄,遥砧晚犹作
出处:《江国晚秋》
明 · 王恭
泽国秋气深,微霜葛衣薄。
斜日川上寒,孤峰镜中落。
渺渺粤人烟,依依海山郭。
邻笛声已凄,遥砧晚犹作。
沧波苦竹断猿哀,蔓草黄花与啸台。
前代风流亦如此,如何不饮杜陵杯。
斜日川上寒,孤峰镜中落。
渺渺粤人烟,依依海山郭。
邻笛声已凄,遥砧晚犹作。
沧波苦竹断猿哀,蔓草黄花与啸台。
前代风流亦如此,如何不饮杜陵杯。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江国晚秋》描绘了秋天水乡的深沉景象。"泽国秋气深"开篇即展现出浓郁的秋意,水面广阔,气候转凉。"微霜葛衣薄"写出了人们换上轻薄的葛衣以抵御初起的寒意。"斜日川上寒,孤峰镜中落"两句,通过夕阳映照在寒冷的河川和倒映在水中孤独的山峰,营造出一种孤寂而静谧的氛围。
"渺渺粤人烟,依依海山郭"进一步描绘了远处的渔村炊烟袅袅,海山城郭在暮色中若隐若现,增添了空间的辽阔感。"邻笛声已凄,遥砧晚犹作"则通过笛声和砧声的凄凉,传达出傍晚时分的寂寥情绪。
"沧波苦竹断猿哀,蔓草黄花与啸台"借景抒情,苦竹、断猿哀鸣与蔓草黄花,构成一幅凄清的画面,暗示着历史遗迹的沧桑。最后,诗人感慨"前代风流亦如此,如何不饮杜陵杯",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以及借酒消愁的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国晚秋的景色,融入了怀旧与哀思的情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