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堂更住三千日,去和尧民击壤歌
出处:《题江乡归趣图》
明 · 杨士奇
七十年高鬓未皤,新来归兴似江波。
玉堂更住三千日,去和尧民击壤歌。
玉堂更住三千日,去和尧民击壤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过七旬的老者,其鬓发虽已斑白,但内心涌动的归隐之情却如同江水般澎湃不息。老者在玉堂中多住了三千日,这不仅象征着他在官场的长久停留,也暗含了对权力与繁华的深刻体悟。最终,他选择与百姓一同击壤而歌,表达了对淳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追求。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人物从官场到田园的转变,以及心灵从繁华到简朴的升华,体现了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