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犹远志,小草已人间
出处:《秋坐碧玉楼》
明 · 陈献章
山中犹远志,小草已人间。
不是无经济,谁能断往还。
江鱼肥入馔,霜橘绿堆盘。
问我心何住,红藤拄杖端。
不是无经济,谁能断往还。
江鱼肥入馔,霜橘绿堆盘。
问我心何住,红藤拄杖端。
鉴赏
这首诗名为《秋坐碧玉楼(其二)》,是明代文人陈献章所作。诗中以自然景象和内心感受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山中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淡然态度。
首句“山中犹远志”描绘了山中的宁静与深远,暗示诗人的心境追求远离尘世的高洁。次句“小草已人间”则对比出山中与人间的不同,小草虽微,却已在人间繁茂生长,暗指世事变迁。
“不是无经济”一句,诗人自谦并非无治世之才,但选择了在山林中过着简朴的生活,体现了他的超脱与淡泊。“谁能断往还”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名利的割舍,不愿轻易往返于仕途与隐居之间。
后两句“江鱼肥入馔,霜橘绿堆盘”描绘了山中生活的简单而富足,鱼肥橘绿,生活自给自足,流露出诗人对这种闲适生活的满足感。
最后,“问我心何住,红藤拄杖端”以问句收束,表达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坚定,即使身处山野,心却如红藤杖一般坚韧,寓言般地展示了他内心的归宿和对生活的执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隐士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