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日初齐戒,灵巫穆上皇
出处:《东皇太一词》
唐 · 李希仲
吉日初齐戒,灵巫穆上皇。
焚香布瑶席,鸣佩奠椒浆。
缓舞花飞满,清歌水去长。
回波送神曲,云雨满潇湘。
焚香布瑶席,鸣佩奠椒浆。
缓舞花飞满,清歌水去长。
回波送神曲,云雨满潇湘。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吉日:指吉利的日子,用于举行重要仪式。齐戒:斋戒,指在特定日子进行身心洁净的准备。
灵巫:有法力的巫师。
穆:恭敬,严肃。
瑶席:用美玉装饰的席子,象征尊贵和神圣。
鸣佩:佩戴发出响声的饰品,如玉佩,表示敬意。
椒浆:用花椒酿制的酒,古代祭祀常用。
缓舞:轻柔缓慢的舞蹈。
花飞满:形容花瓣飘落如雨。
清歌:清澈悠扬的歌声。
回波:水波反射,这里比喻歌声或乐曲的回荡。
云雨:象征天地间的恩泽,也指祭祀时的祈求。
潇湘:古代地区名,这里泛指广阔的水域。
翻译
在吉祥的日子开始斋戒,灵巧的巫师恭敬地祭祀上天之王。点燃香火铺开华美的瑶席,佩戴着玉佩的人们献上花椒酿的祭酒。
轻盈的舞蹈中花瓣纷飞,清脆的歌声随流水悠长。
回荡的波纹伴随着神曲,如云如雨洒满潇湘大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祭祀活动,通过对细节的精美描述,展现了古人对于神灵的崇敬和仪式的庄重。
“吉日初齐戒”表明在一个吉祥的日子里,人们开始准备祭祀,心怀戒慎之意。"灵巫穆上皇"则是指祭祀的对象,是高贵而神圣的君主或天神。
接下来的“焚香布瑶席”和“鸣佩奠椒浆”,生动地描绘了祭坛上的情景,焚烧着香料,铺设着华丽的席子,佩玉发出的声音伴随着供品的摆放。
"缓舞花飞满"和“清歌水去长”则转换了场景,从静态的物象到动态的人事,缓慢的舞蹈与飘落的花瓣交织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伴随着清脆的歌声和流淌的水声,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美好氛围。
最后,“回波送神曲”和“云雨满潇湳”,通过描写波纹的变化和自然界的云雨,象征着祭祀活动中人们向神灵致意的心愿,以及对神圣力量的敬畏之情。
整首诗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浓郁的文化内涵,将读者带入一个古典而神秘的世界,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当时祭祀活动的庄严与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