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是鹃花笑口开,火头天子果何哉
出处:《鹤林寺绝句》
宋末元初 · 王奕
应是鹃花笑口开,火头天子果何哉。
远公满眼沽春酒,引杀陶潜不肯来。
远公满眼沽春酒,引杀陶潜不肯来。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火头天子:比喻有权势的人物,可能带有讽刺意味。远公:指东晋时期的高僧慧远,这里借代远方的高僧。
沽:购买。
陶潜:东晋诗人,以隐居著称,此处暗指不愿与世俗交往的人。
翻译
杜鹃花开笑容灿烂,火头天子究竟是谁呢?远方的高僧满眼期待买春酒,却引来了陶潜也不肯前来。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王奕所作,名为《鹤林寺绝句》。从这四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之美和生命无常的深刻体悟。
“应是鹃花笑口开,火头天子果何哉。”
这里,“鹃花”指的是杜鹃,一种在春天盛开的花朵,而“火头天子”则是古代对太阳的称呼。诗人通过这两者的对比,表达了生命与时间流逝之间的矛盾和无奈。
“远公满眼沽春酒,引杀陶潜不肯来。”
“远公”通常指的是唐代诗人王维,而“陶潜”则是东晋时期的著名隐逸诗人陶渊明。这里,“沽春酒”意指在春天饮酒赏花的景象。诗人的意思是说,即使是王维这样的大诗人,也会被这美丽的春光所吸引,想要沉醉其中;而陶渊明则因为厌恶世俗纷争,不愿意来到这样的场合。这两句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世事的超脱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暗示,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