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树朝来出,吴歌夜渐闻
出处:《下京口埭夜行》
唐 · 孙逖
孤帆度绿氛,寒浦落红曛。
江树朝来出,吴歌夜渐闻。
南溟接潮水,北斗近乡云。
行役从兹去,归情入雁群。
江树朝来出,吴歌夜渐闻。
南溟接潮水,北斗近乡云。
行役从兹去,归情入雁群。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孤帆:独自一叶小船。绿氛:绿色的雾气。
寒浦:寒冷的水边。
落红曛:夕阳西下。
江树:江边的树木。
吴歌:吴地的歌曲。
夜渐闻:夜晚逐渐清晰可闻。
南溟:南方的大海。
潮水:潮汐。
北斗:北斗七星。
乡云:家乡的云彩。
行役:远行。
兹去:从此出发。
归情:思乡之情。
雁群:大雁群体。
翻译
孤舟穿行在绿色的雾气中,寒冷的水边夕阳西沉。早晨江边的树木显现出来,夜晚能听到吴地的歌声。
南方的大海与潮水相连,北斗星近在家乡的云层附近。
从此开始漫长的旅程,思乡之情融入大雁的行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与怀念的意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乡愁。
"孤帆度绿氛,寒浦落红曛" 这两句设定了诗歌的情境。孤帆指的是单独的一只船在绿色的水气中前进,而“寒浦”则透露出季节的寒冷,同时“落红曛”描绘出夕阳下的余晖,给人一种萧索和寂寞的感觉。
"江树朝来出,吴歌夜渐闻" 通过对江边树木在清晨露出的景象,以及夜晚传来的吴地歌谣,诗人捕捉到了时间流转和空间变迁带来的感伤。这里“吴歌”不仅是声音的传递,也是文化记忆和乡土情结的寄托。
"南溟接潮水,北斗近乡云" 这两句则将视野扩展至更远的地方。“南溟”指的是南方的大海,而“北斗近乡云”则通过北斗星座引出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这里的“乡云”既是自然景观,也象征着诗人的乡愁。
"行役从兹去,归情入雁群" 最后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离别之痛和归乡之志。“行役”指的是旅途中的劳顿,而“归情入雁群”则通过大雁的形象传递出诗人对归属的渴望。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表达,展现了古典诗词中特有的抒情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