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世既休明,四海静无瑕
出处:《述怀五十三首》
明 · 周是修
凤飞九霄上,五章翳朝霞。
乃集大皇野,保珍远物华。
竹实以为食,梧桐以为家。
圣世既休明,四海静无瑕。
感治遂来仪,和鸣献仙葩。
复忧樊笼累,竟去不可遮。
何能随燕雀,枳棘争喧哗。
乃集大皇野,保珍远物华。
竹实以为食,梧桐以为家。
圣世既休明,四海静无瑕。
感治遂来仪,和鸣献仙葩。
复忧樊笼累,竟去不可遮。
何能随燕雀,枳棘争喧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凤凰翱翔于九天之上,其身影映照着朝霞,象征着高洁与尊贵。它选择在大皇之野安居,珍视并保护那里的丰富自然资源。以竹实为食,以梧桐为家,反映出其对清雅生活的追求。在圣明盛世的庇护下,天下安宁,万物和谐,凤凰以其美妙的鸣叫献上吉祥的祝福。
然而,凤凰又担忧被束缚,不愿陷入樊笼,最终决定远离尘嚣,拒绝与燕雀在荆棘丛中争鸣。诗人借凤凰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由和超脱世俗的理想,不愿随波逐流,追求内心的宁静与高尚。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寓言式的诗歌,通过凤凰的飞翔与栖息,寄寓了作者对理想社会和个人品格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