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大小数百战,公也水陆多奇功
出处:《俞武襄大猷》
清 · 严遂成
戚家军,戚家军,军声恫贼呵风云。
猫峒安南盗间起,海氛甚恶无时已。
其来如雨去如风,灭于西者生于东。
东西大小数百战,公也水陆多奇功。
枋国何人抑不叙,幕府攘之自为计。
血肉淋漓换得来,弃置空虚无用地。
偶一失律群叫呶,三予三夺如儿戏。
君门万里臣何言,新鬼故鬼声烦冤。
甲裳一卸剑舞罢,滴露研朱读易轩。
猫峒安南盗间起,海氛甚恶无时已。
其来如雨去如风,灭于西者生于东。
东西大小数百战,公也水陆多奇功。
枋国何人抑不叙,幕府攘之自为计。
血肉淋漓换得来,弃置空虚无用地。
偶一失律群叫呶,三予三夺如儿戏。
君门万里臣何言,新鬼故鬼声烦冤。
甲裳一卸剑舞罢,滴露研朱读易轩。
鉴赏
这首诗《俞武襄大猷》是清代诗人严遂成所作,通过对戚家军英勇事迹的描绘,展现了古代战争的激烈与残酷。诗中以“戚家军”开篇,形象地描述了这支军队在抵御外敌时的勇猛和声威,如同风雨般迅猛,又如同云雾般难以捉摸,显示了其在战场上的灵活机动和强大战斗力。
接着,诗人通过“猫峒安南盗间起,海氛甚恶无时已”两句,描绘了当时边疆地区的动荡不安,盗贼四起,局势严峻。然而,戚家军面对这样的挑战,依然能够“其来如雨去如风”,迅速而有效地应对,展现了他们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敌人毫不留情的打击。
诗中提到的“东西大小数百战,公也水陆多奇功”,强调了戚家军在不同战场上的卓越表现,无论是陆地还是海上,都取得了显著的胜利。这不仅体现了他们的军事才能,也反映了他们在面对各种复杂环境时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开始转向对当时官场政治的批判。诗人指出,尽管戚家军在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但官场中的某些人却对他们的贡献视而不见,甚至在战事中出现了混乱和决策失误,导致了不必要的牺牲。这种对功臣的忽视和对权力的滥用,引发了诗人对正义缺失的感慨。
最后,“甲裳一卸剑舞罢,滴露研朱读易轩”两句,可能象征着战争结束后的平静生活,但同时也暗示了英雄们在享受和平的同时,内心深处对于过去战斗岁月的怀念和对未能得到公正评价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刻的反思,既赞美了戚家军的英勇和智慧,也揭示了当时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关注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