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妖焰来,一燎邻里墟
出处:《忆书》
宋 · 郑刚中
先子晚漂泊,家藏无全书。
屋壁零落者,雨坏鼠窃馀。
余生苦嗜古,葺治十载逾。
上自大父来,手泽之沾濡。
下自予从学,笔力之传留。
蓄积稍浩浩,签牌渐疏疏。
去门闻盗兴,烈炬燃通衢。
反覆窃自计,萧然一先庐。
茅茨盖空壁,下无金与珠。
盗当知我贫,肯为留此居。
方更埋书帙,显号缄锁鱼。
谁知妖焰来,一燎邻里墟。
家虽托南巷,屋火书亦无。
万古圣贤语,随烟入空虚。
所聚忽消散,肠热唯惊呼。
吾怜衰蹇身,视人百无如。
每幸对黄卷,白日聊自娱。
今者坐穷寂,顿觉双眼孤。
夜梦亦惊枕,忧心梗难舒。
大虑废文字,寖久成顽疏。
未免伴畦丁,冥然荷犁锄。
屋壁零落者,雨坏鼠窃馀。
余生苦嗜古,葺治十载逾。
上自大父来,手泽之沾濡。
下自予从学,笔力之传留。
蓄积稍浩浩,签牌渐疏疏。
去门闻盗兴,烈炬燃通衢。
反覆窃自计,萧然一先庐。
茅茨盖空壁,下无金与珠。
盗当知我贫,肯为留此居。
方更埋书帙,显号缄锁鱼。
谁知妖焰来,一燎邻里墟。
家虽托南巷,屋火书亦无。
万古圣贤语,随烟入空虚。
所聚忽消散,肠热唯惊呼。
吾怜衰蹇身,视人百无如。
每幸对黄卷,白日聊自娱。
今者坐穷寂,顿觉双眼孤。
夜梦亦惊枕,忧心梗难舒。
大虑废文字,寖久成顽疏。
未免伴畦丁,冥然荷犁锄。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刚中的《忆书》,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中书籍遭受火灾的沉痛回忆和感慨。诗的前四句描绘了先辈们积累的书籍在风雨和鼠害中残破不堪的情景,诗人自己则苦于对古籍的热爱,花费十年时间整理修复。然而,一场大火将这些心血付之一炬,连同家中的财物一起化为乌有。
诗人反思,虽然贫穷,但盗贼或许会因为他的清贫而放过书籍。然而,现实却是火势蔓延,连邻里的房屋也遭殃。书籍的损失让诗人深感悲痛,尤其是那些圣贤的教诲也随之消散,只剩下空虚和哀叹。他感叹自己的命运多舛,只能以读书为乐,如今却陷入贫困和孤独之中,连梦境也充满了忧虑。
最后,诗人担忧书籍的传承中断,自己可能变得愚钝无知,只能与农夫为伍。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书的失火,寓言了知识文化的毁灭,体现了诗人对学问的珍视和对时代变迁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