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生悲不遇,而我异休戚
金稚无壮心,火老有骄色。
慈云办甘雨,电扫不容隙。
劳生天边月,躔次饱更历。
缅怀程夫子,热客难造席。
涵濡被童蒙,肥瘠各有适。
瑰材构露寒,挥斤由匠石。
不邀里闾敬,人自观至德。
鄙夫极荒芜,何能臻壸域。
弱龄再鼓衰,櫜弓避勍敌。
萧然专一丘,非关与尘隔。
董生悲不遇,而我异休戚。
高林收晚霭,归鸟俱敛翼。
诗成独微吟,长怀矫云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程君在穷居中教育弟子,喜迎甘霖的场景的感慨和谢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象和生活细节,展现了程君的高尚品德和教育智慧。
首句“柴门临江皋”,描绘了一幅简朴而宁静的画面,门扉简陋却面对着江岸,暗示了程君的生活环境和淡泊名利的态度。接着,“炎蒸颇云极”描述了夏日酷暑,通过“颇云极”强调了炎热的程度,为后文喜迎甘霖的情节做了铺垫。
“金稚无壮心,火老有骄色”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孩童和老人的形象与季节特征相结合,前者象征生机勃勃,后者则代表成熟稳重,暗示了教育过程中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和成长过程。
“慈云办甘雨,电扫不容隙”描绘了喜迎甘霖的场景,慈祥的云朵带来了滋润万物的雨水,闪电迅速扫过天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雨水的及时和珍贵。这一场景不仅寓意了大自然的慷慨,也象征了程君教育成果的丰硕。
“劳生天边月,躔次饱更历”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月亮在天边缓缓移动,星座轮换,暗示了岁月的流转和人生的短暂。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写,也是对程君长期不懈教育工作的赞美。
“缅怀程夫子,热客难造席”表达了对程君的敬仰之情,即使是在炎热的夏天,也难以邀请到他参加聚会,突出了他的独特魅力和高尚人格。
“涵濡被童蒙,肥瘠各有适”赞扬了程君在教育上的包容性和适应性,无论是聪明还是愚笨的学生,都能得到适当的引导和培养。
“瑰材构露寒,挥斤由匠石”比喻程君如同技艺高超的工匠,能够发现并培养出杰出的人才,即使是在逆境中也能展现出卓越的能力。
“不邀里闾敬,人自观至德”强调了程君的品德高尚,无需刻意追求外在的尊敬,人们自然会被他的道德品质所吸引。
“鄙夫极荒芜,何能臻壸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谦逊评价,认为自己无法达到程君那样的高度。
“弱龄再鼓衰,櫜弓避勍敌”回顾了诗人年轻时的经历,曾经因力量不足而避免与强敌对抗,暗含了对程君教育方法的认同,即在适当的时候采取策略以保护自己。
“萧然专一丘,非关与尘隔”描绘了诗人选择远离尘嚣,专心于自己的小天地,这与程君的教育理念相呼应,即在简单和平静中追求精神的成长。
“董生悲不遇,而我异休戚”引用董仲舒的典故,表达了对人才未能得到恰当赏识的惋惜,同时也表明了诗人与程君之间情感的共鸣。
“高林收晚霭,归鸟俱敛翼”描绘了日暮时分,高树笼罩着轻雾,归巢的鸟儿都收起了翅膀,准备休息的画面,象征着一天的结束和新的开始。
“诗成独微吟,长怀矫云翮”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完成诗歌后的内心感受,独自低吟,心中充满了对程君及其教育事业的长久怀念,以及对自由飞翔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程君在教育领域的成就和高尚品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其深深的敬仰和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