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僻地栖成懒,馀生习易浮全文

僻地栖成懒,馀生习易浮

出处:《将游陈山三首
明 · 林光
逸少谈岷岭,平生负一游。
东吴山更少,我辈愿何酬。
僻地栖成懒,馀生习易浮
古今言脱屣,谁复步瀛洲。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光所作的《将游陈山三首(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前往陈山的期待与复杂心情。

首句“逸少谈岷岭”,引用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字逸少)的故事,以岷岭象征旅途中的壮丽景色,暗示了诗人对这次旅行的向往。接着,“平生负一游”表达了诗人一生中渴望的一次旅行,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憧憬和探索欲。

“东吴山更少”一句,点出了目的地——东吴的山川稀少,与前文形成对比,可能暗含着对陈山独特魅力的期待。接下来,“我辈愿何酬”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次旅行意义的深思,以及对如何回应这份期待的思考。

“僻地栖成懒,馀生习易浮”两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一方面,他可能对远离尘嚣的僻静之地感到厌倦,另一方面,又在余生中习惯了随波逐流的生活状态。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反思,以及对平静与动荡之间平衡的追求。

最后,“古今言脱屣,谁复步瀛洲”两句,引用了古人关于舍弃世俗之事、追求精神自由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超越物质束缚、追求心灵自由的向往。同时,也提出了一个疑问:在当今社会,又有谁能像古代的隐士一样,真正步入那象征着理想境界的瀛洲呢?这不仅是对个人境遇的感慨,也是对时代变迁、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旅行、生活、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