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枻浮大川,延睇洛城观
洛城何郁郁,杳与云霄半。
前望苍龙门,斜瞻白鹤馆。
槐垂御沟道,柳缀金堤岸。
迅马晨风趋,轻舆流水散。
高歌梁尘下,縆瑟荆禽乱。
我思江海游,曾无朝市玩。
忽寄灵台宿,空轸及关叹。
仲子入南楚,伯鸾出东汉。
何能栖树枝,取毙王孙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江州返回石头城途中所见的景色和内心的感受。首句“鼓枻浮大川”,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乘舟于大河之上,随波逐流的情景。接着,“延睇洛城观”则转而描述诗人远眺洛阳城的壮丽景象,用“郁郁”二字形容城郭的繁盛,与“云霄半”的高度形成对比,展现出一种宏伟壮观的气势。
接下来的几句“前望苍龙门,斜瞻白鹤馆。槐垂御沟道,柳缀金堤岸。”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如苍龙门、白鹤馆、槐树、御沟、金堤等,构建了一幅充满生机与历史感的画面。这些景物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迅马晨风趋,轻舆流水散。”描绘了行进中的动态场景,马匹在晨风中疾驰,轻车在溪流旁缓缓前行,动静结合,富有韵律感。这不仅是对旅途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体现了他对自由与速度的向往。
“高歌梁尘下,縆瑟荆禽乱。”这两句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精神状态。高歌时,歌声激荡,仿佛能将梁上的灰尘都震落;弹奏瑟时,乐声缭绕,如同荆棘中的鸟儿乱鸣。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激昂与复杂情感。
最后,“我思江海游,曾无朝市玩。忽寄灵台宿,空轸及关叹。”诗人表达了自己渴望远离尘嚣,追求自由生活的愿望,但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束缚。他寄宿在灵台上,心中充满了对远方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仲子入南楚,伯鸾出东汉。何能栖树枝,取毙王孙弹。”引用古代人物的故事,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感慨。仲子和伯鸾分别代表了不同的选择和命运,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以及对于自由与归属感的追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困境的反思。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