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置伊周列,难忘齐鲁生
出处:《贻儒生》
宋 · 黄裳
含章缘俊雅,发理自聪明。
德行孔庭秀,公卿唐彀英。
博嫌愚作弊,文恐伪为情。
御世教方盛,动人风更清。
反三虽稍悟,得一岂须惊。
竟置伊周列,难忘齐鲁生。
德行孔庭秀,公卿唐彀英。
博嫌愚作弊,文恐伪为情。
御世教方盛,动人风更清。
反三虽稍悟,得一岂须惊。
竟置伊周列,难忘齐鲁生。
鉴赏
此诗《贻儒生》由宋代诗人黄裳所作,通过对儒生的赞誉与期望,展现了对学问与道德修养的深刻见解。
首句“含章缘俊雅,发理自聪明”赞美了儒生的才华与智慧,认为其之所以出众,是因为内在的才华与智慧自然流露。接着,“德行孔庭秀,公卿唐彀英”进一步强调了儒生在品德与才能上的卓越表现,如同孔子门下之精英,又如唐朝朝廷中的杰出人才。
“博嫌愚作弊,文恐伪为情”则提醒儒生在广博学习的同时,要警惕过于追求知识而忽视了道德的底线,以及在表达思想时避免虚假的情感。这反映了诗人对学问与道德并重的重视。
“御世教方盛,动人风更清”表达了诗人对儒生在社会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期待,希望他们的言行能够净化社会风气。接下来的“反三虽稍悟,得一岂须惊”则是对学习过程的描述,鼓励儒生即使在理解上有所进步也不应过于惊讶,保持谦逊和持续探索的态度。
最后,“竟置伊周列,难忘齐鲁生”表达了对儒生能够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的期许,同时也不忘提及儒家文化传统,即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对于培养人才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赞美与期望,展现了对儒生在学问、道德和社会责任方面的高要求,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教育与人才培养的深刻思考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