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公乎跃马扬玉鞭,灭没高蹄日千里全文

公乎跃马扬玉鞭,灭没高蹄日千里

出处:《拂舞词
唐 · 温庭筠
黄河怒浪连天来,大响谹谹如殷雷。
龙伯驱风不敢上,百川喷雪高崔嵬。
二十三弦何太哀,请公勿渡立徘徊。
下有狂蛟锯为尾,裂帆截棹磨霜齿。
神椎凿石塞神潭,白马䟃?赤尘起。
公乎跃马扬玉鞭,灭没高蹄日千里

注释

谹谹:一作“肱肱”。
二十三:一作“二十五”。
勿:一作“莫”。
下有狂蛟锯为尾,裂帆截棹(zhào)磨霜齿。
参覃:这两字原来的写法都是在左边再加“走”字旁。
因字库里没有这两字,这里以其右偏旁代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黄河汹涌澎湃的壮观图景。"黄河怒浪连天来,大响谹谹如殷雷"两句以强烈的动词"怒"和"响"形容黄河之水如同天降雷霆,展现出河流的磅礴气势。接下来的"龙伯驱风不敢上,百川喷雪高崔嵬"则通过神话中的龙伯及百川喷雪的画面,进一步强化了黄河之水的狂暴与无畏。

诗中"二十三弦何太哀,请公勿渡立徘徊"一段,似乎在表达一种哀求或是警示的声音,但也许是在营造一种紧张氛围,为下文的激烈场景做铺垫。紧接着的"下有狂蛟锯为尾,裂帆截棹磨霜齿"则以狂蛟和锯尾、裂帆等意象,增强了画面的险恶与动荡感。

"神椎凿石塞神潭,白马䟃?赤尘起。公乎跃马扬玉鞭,灭没高蹄日千里"这几句,通过神话元素的运用,如神椎、白马等,再现出一幅超自然力的冲突与奔腾图景。这里的"公"字可能指的是诗中的主体,或是某位英雄人物,以其英勇跃马挥鞭的形象,和黄河之水的激流相互映衬,展现了一种不畏强敌、勇往直前的精神。

整首诗以其雄浑的语言、磅礴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塑造出一个充满力量与冲击力的艺术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