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长白山,发愤忍饥寒
出处:《赠刘五经》
唐 · 齐己
往年长白山,发愤忍饥寒。
埽叶雪霜湿,读书唇齿乾。
群经通讲解,八十尚轻安。
今日江南寺,相逢话世难。
埽叶雪霜湿,读书唇齿乾。
群经通讲解,八十尚轻安。
今日江南寺,相逢话世难。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往年:过去的岁月。长白山:位于中国东北的山脉,这里代指诗人早年生活或学习的地方。
发愤:立下决心,努力奋斗。
忍饥寒:忍受饥饿和寒冷,形容生活条件艰苦。
埽叶:扫除落叶,比喻勤奋学习前的准备工作。
雪霜湿:被雪和霜打湿,形容环境恶劣。
读书:学习,钻研学问。
唇齿乾:口唇和牙齿都干了,形容读书刻苦,时间长久。
群经:众多的经典书籍,泛指儒家经典等。
通讲解:精通并能讲解给别人听。
八十:高龄,这里强调即使年老。
尚轻安:还感到轻松自在,身体和心态都好。
今日:现在。
江南寺:位于江南地区的寺庙,泛指诗人在南方遇到故人的地点。
相逢:相遇,重逢。
话世难:谈论世间(经历的)苦难和不易。
翻译
从前在长白山的日子里,我立志苦学忍受着寒冷和饥饿。打扫落叶时身上沾满雪霜,读书到唇干齿燥也不停歇。
精通各种经典书籍的讲解,即使到了八十岁也依然精神矍铄、身体安康。
如今在江南的寺院中相遇,我们一起谈论着世间的种种艰难。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青年时期在长白山的艰苦求学生活,以及晚年在江南寺与旧友相逢、感叹世事难以预料的情景。诗中“发愤忍饥寒”表明诗人为了理想和信念,甘愿承受物质上的困顿;“埽叶雪霜湿,读书唇齿乾”生动地展示了他在严寒中坚持学习的场景,尽管环境恶劣,但内心依旧热忱。诗人自诩“群经通讲解,八十尚轻安”,表达了对学问的渴望和追求,即使年逾八旬也仍保持着对知识的淡定与从容。
下半首转而描写到“今日江南寺,相逢话世难”,诗人在温暖的江南环境中,与旧友重逢,共同感慨于世事的无常和困难。这里的“话世难”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叹,也是对时代变迁、人生无常的一种深刻体认。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示了诗人从艰苦求学到淡定老年的心路历程,同时也抒写了他对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