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番新火变,四千石帅旧情坚
出处:《荆□范侍郎挽词三首 其三》
宋 · 项安世
岁戊戌秋倾鲁盖,公杨勋甫共吴船。
攀萝自此门阑密,寓茇经年里闬连。
二十六番新火变,四千石帅旧情坚。
万间忽作堂堂坏,杜屋无茅始可怜。
攀萝自此门阑密,寓茇经年里闬连。
二十六番新火变,四千石帅旧情坚。
万间忽作堂堂坏,杜屋无茅始可怜。
注释
戊戌: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这里指代具体时间。鲁盖:鲁国的船只,可能指代某种交通工具或来自鲁国的使者。
寓茇:寓居,临时居住,茇为草屋。
新火变:古代习俗,每年夏至后立夏日取新火,此处指时间流逝。
四千石帅:古代官职,四千石相当于高级官员。
杜屋:杜甫的草屋,代指简陋的住所。
翻译
那是在戊戌年的秋天,我们乘着鲁国的船只,一同前往吴地。从此以后,攀附藤蔓,门前篱笆紧密,我们在乡间居住了一整年,邻里相连。
经历了二十六次新火节的变化,作为四千石级别的官员,他的旧情依然坚定。
突然间,万间房屋崩塌,杜甫的草屋没有茅草遮蔽,显得尤为可怜。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为悼念范侍郎所作的挽词之一。诗中描述了戊戌年的秋天,范侍郎乘坐鲁地的车盖,与杨勋甫一同乘船前往吴地的情景。诗人感慨万分,因为这次分别意味着他们今后的交往将更加紧密,甚至寓居异乡经年,邻里相连。
接下来,诗人提及范侍郎任职期间经历了二十六次新火节的变化,显示出时间的流转和仕途的变迁,但他的忠诚和坚持始终如一。然而,当万间豪宅突然毁坏时,诗人对范侍郎失去居所的境况表示同情,尤其是对比他曾经的杜屋,没有茅草庇护,显得尤为可怜。
整首诗通过描绘范侍郎的生活片段和境遇变化,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和对其遭遇的悲悯之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