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笋无料理,惟宜贱子餐
出处:《园居漫兴》
明 · 孙承恩
野笋无料理,惟宜贱子餐。
若教都作竹,约略百来竿。
若教都作竹,约略百来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园中野笋的生长与作者对它们的欣赏之情。首句“野笋无料理”,以朴素的语言描绘出野笋自然生长的状态,未经过人工的雕琢和料理。接着,“惟宜贱子餐”一句,既表达了对野笋营养价值的认可,也暗含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认为这样的食物最适合平凡如他的人享用。
后两句“若教都作竹,约略百来竿”,则从另一个角度赞美了野笋的潜力。如果这些野笋都能成长为竹子,那么这片园地将会有大约一百根竹子。这里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生长过程的期待,也隐含着对生命力的赞美和对未来美好景象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述野笋的生长状态和作者对其价值的评价,展现了对自然界的欣赏与对简朴生活的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力和未来可能性的乐观态度。